紅葉椿3月下旬至6月葉片紅亮鮮艷具有光澤。到夏、秋季葉片上部為紫紅色,新稍鮮紅色,老葉變?yōu)榫G色。生長速度快,5月至9月為苗木最適生長期,日生長量2厘米左右,芽間距5至12厘米。紅葉椿適應性強,抗旱,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均能生長,耐鹽堿,抗寒,大苗能耐零下30度低溫,并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可用于城市、荒山、廠礦的綠化美化。紅葉椿主要以嫁接繁殖,用臭椿或千頭椿做砧木。
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春季在3月中、下旬用帶木質(zhì)芽接,成活率可達90%左右,當年生長高度3米以上、干徑2厘米以上。夏季在6月至7月可用皮芽接或帶木質(zhì)芽接,成活率高達95%以上。嫁接部位在砧木30厘米以上,嫁接芽部位以下要多留葉片,嫁接芽以上留5厘米其余剪掉,接后10至15天內(nèi)解綁繩,應避開雨天嫁接。
秋季9月中、下旬用帶木質(zhì)芽接在當年生枝條上,成活率在90%以上。嫁接部位以上枝葉不要剪除,為半成品苗。一年生苗因苗木上半部還未完全木質(zhì)化,越冬能力差,所以在11月后未上凍前將苗木刨出,假植儲藏保護至第2年早春再進行定植。紅葉椿要培養(yǎng)大苗一般每畝定植400株至600株為宜。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
定植后當年生苗木高度4米左右、直徑3至4厘米。紅葉椿有一定的抗病蟲能力。苗期應注意地下害蟲,用殺蟲劑隨水沖施每畝1至2斤。春、夏季椿象易危害樹木。
可用人工捕捉或用內(nèi)吸式殺蟲劑500至800倍噴撒樹干,苗木生長期蠅螨易危害葉片,可用殺螨劑800至1000倍進行防治,用殺菌劑可有效防治撅葉病、卷葉病和根枯病。
培養(yǎng)紅葉椿的自生根源
由于紅葉椿的枝條扦插不易生根,而目前紅葉椿原株的自生根源又十分缺乏,所以要推廣插根育苗必須先培養(yǎng)自生根源。紅葉椿的自生根穗,除了可由育種單位提供以外,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自行培養(yǎng):
1.堆土生根法:選擇紅葉椿的當年嫁接苗,于7月份從苗干基部進行環(huán)割,并涂以生根粉稀釋液,然后堆土保溫,以促進環(huán)割部位生根。第二年春季,對已從環(huán)割處生根的苗株進行分離移栽,對未生根的苗株則從環(huán)割處截取帶愈傷組織的干段進行扦插,都可以獲得紅葉椿的自生根苗。
2.壓條生根法:將紅葉椿基部的萌蘗枝條,采用低枝堆土壓條法來獲得自生根苗。有了自根苗,就可以通過建立采根圃加快自生根源的培養(yǎng)。需要強調(diào)的是,用以上方法培養(yǎng)自生根,一定要選用紅葉椿原株無性系的嫁接苗,而不宜采用組培苗的根系。
二、根穗的采挖截制
紅葉椿根系發(fā)達,密度合理,—株插根苗當年可產(chǎn)生30至50段標準根穗。根穗直徑0.8厘米以上的截取長度為8至10厘米;直徑0.5至0.7厘米的截取長度為11至13厘米。在實施采挖時應注意:
1.在北方寒冷地區(qū)宜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采挖,如采挖任務量大,也可在秋末冬初落葉后進行。南方較暖地區(qū)宜在秋季采挖。
2.采挖時應盡量做到根條完整,防止斷根太多而降低出穗率。
3.嚴格按照根系的上下端順序截取根穗,按粗細分枝捆扎,并在每捆根穗上做好標記,防止育苗時倒插。
4.截取根穗時將兩頭用利刀削平,不能劈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