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殼蟲:危害鶴望蘭的介殼蟲有粉蚧、吹綿蚧、貪食圓蚧、軟褐蚧等,屬于同翅目昆蟲。在室內(nèi)栽培通風不暢時易發(fā)生。介殼蟲發(fā)生時一般寄生在鶴望蘭的莖干、葉片、花序上。其成蟲和若蟲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使葉片卷曲,變黃老化,影響植株生長,嚴重時出現(xiàn)枯葉、落葉,直至全株死亡;同時介殼蟲侵染時,在傷口排出大量蜜露,污染葉片,引起煤污病,葉上產(chǎn)生一層黑霉,影響鶴望蘭的正常生長和開花。
粉蚧在棚室內(nèi)全年均可發(fā)生,其繁殖能力強,1年可繁殖10多代,5月份為孵化盛期。成蟲多在上部嫩葉部棲息、活動、取食和產(chǎn)卵,成蟲對黃色有趨性。若蟲孵化后固定在葉背刺食葉片。該蟲隨風和寄主植物的引種、運輸而傳播。
防治方法:①介殼蟲成蟲由于有一層蠟質(zhì)外殼,一般農(nóng)藥難以進入,一旦發(fā)生,防治比較困難,可利用粉蚧對黃色有強烈的趨性,在黃色板上涂黏油進行誘殺;②有少量介殼蟲發(fā)生時,可用軟刷輕輕刷除蟲體,再用水沖洗干凈;③采用藥物防治時,在其若蟲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蠟質(zhì)殼時進行,采用的農(nóng)藥可用40%樂果1000倍液,或50%敵百蟲25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一般連續(xù)噴灑1~3次,每次間隔7~10天效果較好。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介殼蟲易對藥物產(chǎn)生抗性,要掌握好農(nóng)藥的使用濃度和交替使用。
2、鉆心蟲:鶴望蘭鉆心蟲又稱鶴望蘭螟蟲,專門危害嫩梢、花蕾,蟲孔處留有糞屑,危害極大。危害方式主要是以幼蟲蛀入鶴望蘭嫩莖,破壞生長點,造成枯心苗。
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蟲具有趨光的特性,在春末夏初開始,用黑光燈誘集成蟲;②在管理上要做到平衡施肥,增施鉀肥,增強抗性,剔除多余分蘗,摘除老黃葉,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小氣候干爽,迫使螟蟲無法存活;③在幼蟲期用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或20%殺滅菊酯乳油50毫升,兌水60千克噴殺,每周1次,連噴2~3次即可;④采用赤眼蜂等天敵防治。
3、蝸牛:白天多藏在無光、潮濕的地方,夜間出來活動,特別是在大雨過后的凌晨或傍晚成群結(jié)隊出來啃食鶴望蘭嫩葉與花朵,影響鶴望蘭的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①平時要注意溫室內(nèi)的清潔衛(wèi)生,應(yīng)及時清除枯枝敗葉,一旦發(fā)現(xiàn)就對其進行人工捕殺,人工捕殺不到時,就需采用毒餌誘殺,可用滅螺力、麩皮拌以敵百蟲等,撒在它們經(jīng);顒拥牡胤;②采用50%辛硫磷、80%敵敵畏等1000~15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噴灑1次,連續(xù)3~5次;③在植株根際周圍潑澆茶籽餅水,或在栽培地表撒上8%滅蝸靈顆粒劑、生石灰、6%聚乙醛顆粒、飽和食鹽水等方法防治。
4、金龜子:幼蟲稱蠐螬,在地下吞食鶴望蘭根部的幼嫩部分,多造成殘根、斷根,危害輕時使幼苗生長受阻、葉片變黃或植株瘦弱,危害重時幼苗萎黃枯死。幼蟲于4~6月或7~8月達危害高峰期,7月上中旬成為成蟲,取食葉片。金龜子以幼蟲在地下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清晨或傍晚搖動樹體,金龜子即落下,集中殺滅;②利用成蟲的趨光性,于晚間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③在成蟲發(fā)生期。將糖、醋、白酒、水按1:3:2:20比例配成液體,加入少許農(nóng)藥液。裝入罐頭瓶中(液面達瓶的2/3為宜),掛在種植地,進行誘殺;④當蟲害發(fā)生時,直接噴50%馬拉松1000~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