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網(wǎng)
用288穴的育苗盤育苗,秋播直接移入13厘米口徑的營養(yǎng)缽,春播一般只移入10厘米口徑的營養(yǎng)缽。也可先定植于苗床上,再移入營養(yǎng)缽內。光照調節(jié)。矮牽牛夏季生產(chǎn)比較耐高溫,一般只在移栽后幾天加以遮陽、緩苗,在整個生長期均不需要遮陽。溫度控制。矮牽牛移植后溫度控制在20℃左右,不要低于15℃,溫度過低會推遲開花,甚至不開花。在實際生產(chǎn)中,要求國慶開花的要在大棚內進行生產(chǎn),避免在國慶前因溫度低而影響開花;要求在五一開花的,也可在露地進行生產(chǎn),但必須保證冬季霜不直接落在葉片上,否則葉片會出現(xiàn)白色斑點,影響觀賞效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一般均采用保護地設施栽培。
栽培管理。澆水始終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季生產(chǎn)盆花,小苗生長前期應勤施薄肥,肥料選擇氮、鉀含量高,磷適當偏低的,氮肥可選擇尿素,復合肥則選擇氮磷鉀比例為15-15-15或含氮、鉀高的,濃度控制在0.1%—0.2%,水溶性肥料一般選擇20-10-20和14-0-14 兩種,濃度在50×10-6—100×10-6。冬季生產(chǎn)盆花,在3—4月勤施復合肥,視生長情況,適當追施氮肥。矮牽牛生產(chǎn)中一般不經(jīng)摘心處理,但在夏季需摘心一次。矮牽牛較耐修剪如果在第一次銷售失敗,可以再修剪一次,之后通過換盆,勤施薄肥,養(yǎng)護得當,一般不影響質量,仍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