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集種子 桔梗蒴果由綠變黃即可采收。蒴果采后在通風向陽處晾曬,待蒴果曬干(用于搖動里面種子有撞擊聲),再用工具或用手將種子搓出。種子搓出后再晾曬2—3天。種子含水率低于10%時收集起來,待來年播種。
(2)選地做壟 桔梗性喜光,喜土質(zhì)疏松、土層深厚的平地或山地。
①山地選擇。選向陽、土層深厚的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土層不少于40厘米,鏟除雜草,清除樹根、石塊,深耕30-40厘米,結(jié)合翻土追施底肥,并做寬1.3-1.7米的畦。 橫山做壟,壟基寬30厘米,壟肩寬20厘米,壟距20-25厘米。
②平地。平地要選擇深厚土層,深耕后做床。床高40厘米,寬100厘米。
③施肥。野生的桔梗多生長在富含腐殖質(zhì)地帶,加上根系粗長,植株碩大,要求有足夠的肥力,滿足生長需要。在做床、做壟前,公頃施廄肥45000-60000千克,再拌入磷酸二銨300千克,翻入地下20厘米。
(3)播種 桔梗在春、秋、冬季均可播種,但以秋播為好。播種前用溫水浸種24小時,或用0.3%高錳酸鉀液浸種12小時。橫床開溝條播,溝深4-7厘米。行距30厘米,力求播種均勻;壟上穴播每穴播3-5粒種子,埋深2厘米,用木磙鎮(zhèn)壓。株距20厘米,行距以30厘米為宜。播后蓋火灰。
(4)田間管理
1)間苗。桔梗苗出齊后,進行第一次間苗,按預定的株距,選1株生長旺盛的植株(莖粗,葉大,色濃)作為預留苗,再在附近選留1株相似或生長稍差的植株作為后備苗。其他幼苗一律間除?墒秤。第二次間苗在第一次間苗后10天進行。即在預留苗生長正常的情況下,拔除后備苗,如預留苗不如后備苗,則選留后備苗。桔梗間苗對后來根系發(fā)育至關重要。不可一安多株,以保證根系有足夠的營養(yǎng)范圍,促進秋后增產(chǎn)。補苗與間苗同時進行。
2)灌水。桔梗苗出齊后,要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這也是它的習性決定的。平時可用噴壺噴水,注意在早晚進行。如遇春旱或高溫,壟播的要進行溝灌,床播的要進行大水量噴水。
3)松土除草。因為桔梗的根在土地疏松的條件下,才能快速生長。苗高7-10厘米時要除1次草,之后每隔10天半月進行中耕松土1次,以增加土地的通透性,有利根系發(fā)育。地面雜草隨生隨除,使桔梗周圍形成無競爭環(huán)境。
4)打頂。苗高10厘米時,對留種植株進行打頂,以增加果實的種子數(shù)及飽滿度。
5)追肥。苗高1-2厘米時,每667平方米溝施過磷酸鈣10公斤,再施清淡人畜糞水1200公斤并蓋土;開花前,每667平方米追施人畜糞水1500公斤、尿素5公斤。
6)除花。除花是桔梗增產(chǎn)的一項有效措施。在盛花期噴100X10-6乙烯利1次,可增產(chǎn)45%。
5)病蟲害防治 桔梗的主要病害為輪紋病和斑枯病,對葉片危害較大。發(fā)病初期應噴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桔梗的蟲害主要是擬地甲蟲,可在3-4月份成蟲交尾期和5-6月份幼蟲期,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鋅硫磷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