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也稱滿條紅、蘇芳花,其樹干挺直叢生,早春季節(jié)先于葉開花,花形似蝶,盛開時(shí)花朵繁多,成團(tuán)簇狀,緊貼枝干,滿樹都是花,不僅枝條上能著花,而且老干上也能開花,給人以繁花似錦的感覺(jué);到了夏秋季節(jié)則綠葉婆娑,滿目蒼翠;冬季落葉后則枝干筋骨畢露,蒼勁虬曲之感躍然眼前,是觀花、葉、干俱佳的園林花木,適合栽種于庭院、公園、廣場(chǎng)、草坪、街頭游園、道路綠化帶等處,也可盆栽觀賞或制作盆景。
一、植物形態(tài)
紫荊為豆科紫荊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干直立叢生,高3米至10米,樹皮灰色,老樹皮有縱裂;單葉互生,有紅褐色葉柄,葉片近圓形,長(zhǎng)6厘米至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緣,邊緣有透明的角質(zhì),表面綠色,無(wú)毛,有光澤,掌狀脈5出;ㄏ扔谌~開放,4至10朵簇生于老枝以及樹干上,花冠蝶形,紫紅色,有深淺的差異,花期3至4月。莢果條形、扁平,長(zhǎng)6至14厘米,成熟后紫褐色,內(nèi)有2至8粒暗褐色的近圓形種子。
同屬植物約有10種,常見的栽培種類還有:
白花紫荊:為紫荊的變種,花為白色。
巨紫荊:植株呈喬木狀,高可達(dá)15米以上,胸徑則達(dá)40厘米;葉片碩大,綠色,較厚,呈革質(zhì);花色紫紅,花朵稍大,花期3至4月。原產(chǎn)我國(guó)的南方地區(qū),耐寒性較差,而且開花較晚。
加拿大紅葉紫荊:株高4至5米,枝干黑灰色,有淺色的皮孔。新葉紫紅色,老葉夏季在陽(yáng)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中葉面為銅褐色,若光照不足則轉(zhuǎn)為綠褐色,到秋季葉色則為紅色,葉背為淡粉色;ㄏ扔谌~開放,4至10朵簇生成短的總狀花序,老干、新枝、短枝均可著花,花冠蝶形,玫瑰紅色,花期4月。莢果條形,扁平,8至9月成熟后呈紅褐色,內(nèi)有近圓形的種子,但花后結(jié)果率不高。
與普通紫荊相比,加拿大紅葉紫荊除了葉色為紫紅色外,其他區(qū)別還有:其樹干顏色較深,呈灰黑色,而普通的紫荊樹干顏色較淺,為灰白色;ū^長(zhǎng),花朵較為稀疏,不像普通紫荊那樣密密匝匝呈團(tuán)簇狀,緊貼在樹干上開放,而是稍微下垂,疏密有致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