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Araucariacunninghamia
別名:肯氏南洋杉、鱗葉南洋杉
科屬:南洋杉科南洋杉屬
形態(tài)特征:
南洋杉的樹形端正、細長,姿態(tài)秀麗,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木,為現(xiàn)代孑遺植物之一。
南洋杉高40—60米,胸徑1.2米。
生長習性:
喜歡生長在空氣濕潤、土質(zhì)肥沃的地方,以山谷中生長的南洋杉發(fā)育最佳。
南洋杉的樹枝長5—7米,輪生開展。葉針形或廣披針形,先端尖銳,長1.5—2厘米,寬0.1—0.2厘米,作覆瓦狀排列。
花為雌雄異株,雄花序頂生或腋生;雌花序球形。球果卵圓形,種子有翅。
產(chǎn)地:
原產(chǎn)大洋洲東南沿海地區(qū),我國兩廣、海南、福建等地均有栽植。
南洋杉科南洋屬樹木有18種,我國引入約4種,除鱗葉南洋杉外,還有智利南洋杉、細葉南洋杉和大葉南洋杉。
智利南洋杉又名南美杉,高30—50米,胸徑1—1.5米。樹成球狀圓錐形。種子兩三年后成熟,隨果下落、無翅。
細葉南洋杉也稱猴子杉、諾和克南洋杉。高可達50米,胸徑1.5米。樹干通直,樹冠塔形。球果,種翅發(fā)達,原產(chǎn)大洋洲諾和克島。
大葉南洋杉又稱塔杉、洋刺杉。高達45—70米,胸徑1—1.5米。樹形端正作圓錐形,球果圓形,長大如人頭,每個重4.5千克。種子約150粒,形似梨,原產(chǎn)大洋洲沿海地區(qū)。
應用:
南洋杉樹形尖塔形,枝葉茂盛,葉片呈三角獎卵形,體態(tài)秀麗美觀,為世界著名的庭園樹之一。盆栽適用前庭或廳堂內(nèi)點綴環(huán)境。也要作為大型雕塑或風景建筑的背景樹。
適于公園、校園、烈士陵園列植或孤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