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應施入基肥外,在各個不同的生長階段,都應合理搭配營養(yǎng)元素,及時施入追肥,才能生長良好,開花結(jié)果。
二、注意肥料的用量:
大株花卉或生長比較旺盛的盆花,肥料濃度稍高一些;平時生長不良的,濃度應該低一些;嚴重生長不良的,還應停止施肥。還可參考葉色變化來決定是否需要施肥,若葉色濃綠光亮或葉片呈下垂狀,說明不缺營養(yǎng),不必施肥。
三、注意肥料的成分:
施用化肥時,一定要弄清肥料所含的氮、磷、鉀成分,根據(jù)花卉生長的不同階段,要區(qū)別施用,化肥的用量,應掌握“寧淡勿濃”的原則,同時按照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吸肥能力、植株大小以及生長狀況的好壞,區(qū)別施用,切不可機械地以盆的大小來定量。
四、造成肥害的挽救措施:
如發(fā)現(xiàn)早,可及時浸水“灌腸”,或從盆中倒出花卉泥團,去除舊土重種;如發(fā)現(xiàn)遲,則難以挽回。
五、其他注意事項:
1.由于樹木根群分布廣,吸收養(yǎng)料和水分全在須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樹干。
2.根系強大,分布較深遠的樹木,施肥宜深,范圍宜大;則根系淺的樹木施肥宜較淺,范圍宜小等。
3.有機肥料要充足發(fā)酵、腐熟,切忌用生糞,且濃度宜稀,化肥必須完全粉碎成粉狀,不宜成塊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須及時適量灌水,使肥料滲入土內(nèi)。
5.應選天氣晴朗、土壤干燥時施肥。陰雨天由于樹根吸收水分慢,不但養(yǎng)分不易吸收,而肥分還會被雨水沖失,造成浪費。
6.沙地、坡地、巖石易造成養(yǎng)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強,所以淺施滲透到根系分布層內(nèi),被樹木吸收;鉀肥的移動性較差,磷肥的移動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處。
8.基肥因發(fā)揮肥效較慢應深施,追肥肥效較快,則宜淺施,供樹木及時吸收。
9.葉面噴肥是通過氣孔和角質(zhì)層進入葉片,而后運送到各個器官,一般幼葉較老葉,葉背較葉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實際噴布時一定要把葉背噴勻、噴到,使之有利于樹干吸收。要嚴格掌握濃度,以免燒傷葉片,最好在陰天或上午10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后噴施,以免氣溫高,溶液很快濃縮,影響噴肥或?qū)е滤幒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