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蘭,又稱拖鞋蘭。其屬名Paphiopedilum是由拉丁語Paphos(愛神)與Pedilon(鞋子)組合而成,并以其唇瓣的形狀而得名。 兜蘭多生長于熱帶及亞熱帶林下,為地生蘭,少數(shù)附生于巖石上。全屬約有野生種65種。主要產(chǎn)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兜蘭屬植物資源豐富,已知有18種,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華南地區(qū)。多數(shù)為地生種,雜交品種較多。是栽培最普及的洋蘭之一。 兜蘭莖甚短;葉片帶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綠色或帶有紅褐色斑紋;ㄊ制嫣兀桨瓿释闲瑺睿ǹ诖鼱睿;背萼極發(fā)達,呈扁圓形或倒心形,有各種艷麗的花紋;兩片側(cè)萼合生在一起;花瓣較厚,花壽命長,有的可開放6周以上,并且四季都有開花的種類。兜蘭的花比較雅致,色彩較穩(wěn)重,變化不多,有白、粉、淺綠、黃、紫紅及條紋和斑點等。 分株或無菌播種繁殖。用腐殖土或泥炭土盆栽。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huán)境。越冬溫度應在10℃~15℃左右,葉片小、斑葉類的需要較高越冬溫度,純綠色葉類的越冬溫度較低。
常見品種有:卷萼兜蘭、杏黃兜蘭、同色兜蘭、紫點兜蘭、硬葉兜蘭、美麗兜蘭、帶葉兜蘭、飄帶兜蘭、麻粟坡兜蘭、紫毛兜蘭等。兜蘭(拖鞋蘭)花型奇異,花期持久,分綠葉種和斑葉種。 [栽培場所 ] 陽光、通風良好處,不可悶熱。
[日照] 夏天約70-80%的遮光,冬天約60%的遮光,日光以東南向為佳。
[溫度] 10-25 度生長良好,成株本省四季皆可適應,冬天小苗3度以下應置于溫室或室內(nèi)。
[澆水及濕度] 近開花期應減少澆水,促進花芽分化,夏天每1-2天利用早上或傍晚澆水,冬天約3-5天澆一次,寒流來襲停止?jié)菜,澆水應予一次性澆透為佳,待植料干后再予再次澆水,平時空氣中的濕度保持60-80%。
[肥料] 春天和秋天給予緩效性置肥,平時用水溶性液體肥料1000-2000倍,每10-15天噴灑一次,小苗用氮磷鉀比為 3:1:1的肥料,中苗至大苗用氮磷鉀比為 1:1:1,開花株用氮磷鉀比為 1:3:2,以薄肥多施為原則,以防肥害。
[植料] 植料力求通風、排水良好,水苔(水草)、蛇木屑、松樹皮、小石頭皆可,約每二年于春天或秋天換盆一次,植料種植前先予浸水1-2天,再經(jīng)陽光曬干后使用較佳。
[農(nóng)藥 ] 每半至一個月噴施殺菌劑(例如鋅錳乃浦、甲基托布津),以預防疾病,每個月噴施殺蟲劑(例如萬靈、氧化樂果)預防蚜蟲及介殼蟲等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