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幾日陰雨和降溫,南京又迎來了行道樹的落葉“高峰期”。讀者李先生致電說,他看到落葉全都被環(huán)衛(wèi)工人掃進了垃圾車,和其他垃圾一起運走,這樣做似乎太可惜了。李先生建議有關部門考慮“落葉歸根”,將落葉作為一種肥料“回歸”給樹木。
環(huán)衛(wèi)工忙掃落葉
昨天中午11點左右,記者在標營看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李師傅推著垃圾車,正在收集路邊一堆堆已經掃好的“落葉山”。落葉太多了,一車裝不下。李師傅就把掃好的落葉每隔5米堆成一個半米高的“落葉山”,然后推著垃圾車一路收集。“今天下雨,落葉比較緊實,運四、五趟就行了”,李師傅說,平時天晴落葉蓬松,每天要運七、八趟到垃圾站去。
有讀者建議,街頭小公園越來越多,那里的落葉可以作為美景欣賞?墒,記者在街頭小公園、開放的綠化景點看到,這里的落葉也是被當成垃圾進行處理的。
“落葉”是景也是肥
一名正在公園散步的市民說,如果遇上下雨天,落葉肯定要及時清掃,帖在地上既不美觀,還可能會滑倒行人。但是,晴天時落葉可以“留一留”,特別是一些比較“硬扎”的落葉留在小公園的路上,等這些落葉被踩得比較破損時再掃走!皾M地的落葉實在是一道美麗的秋景”。
一名園林專家認為,落葉本身是有機物,腐爛后是最好的“天然肥料”,樹木重新吸收利用后,是一種“天然的循環(huán)”。
另一名園林專家提倡將落葉弄碎后,“就地填埋”在樹根或旁邊的土壤中,讓落葉在地下腐爛后變成肥料。
具體操作還需探討
兩名園林專家的建議遭到南京市市容局一名環(huán)衛(wèi)人士的質疑。這名人士說,第一,落葉的“腐爛期”長達數個月,而與一股的雜草、枯枝相比,落葉的“分解期”更是長達12個月。南京的落葉每年達到400噸左右,“露天鋪落葉”會大大影響市容和空氣質量。第二,“落葉歸根”就地挖坑原地填埋,耗資太大,而且挖坑行為本身會嚴重地破壞綠化帶的植被。
南京市市容局環(huán)衛(wèi)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南京尚未考慮這種方法,但目前南京將落葉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處理,主要以沼氣發(fā)電為主,同樣也是一種“變廢為寶”。
一名土壤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南京有關部門借鑒天津剛出臺的“落葉制肥”方法。據悉,天津11月10日剛剛啟用了首臺“樹葉粉碎機”,結合“有機復合肥發(fā)酵技術”,修建了“樹葉發(fā)酵池”。粉碎后的樹葉經7天發(fā)酵,可達到“有機復合肥”的標準,據說可調節(jié)弱酸性土壤、堿性土壤,尤其適合于南方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