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草又名陰陽草、假油柑、葉后珠、葉下珠,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禿頂或近禿頂。莖直立,分枝常呈赤色,具翅狀縱棱。單葉互生,排成2列,形似復(fù)葉;葉片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5-15毫米,寬2-5毫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背面灰綠色;葉柄短或近無柄;托葉小,尖三角形;▎涡,雌雄同株,腋生,細(xì)小,赤褐色;無柄或具短柄;花萼6枚;花冠缺;雄花2-3朵聚生,雄蕊3,花絲基部合生,藥室縱裂;雌花在葉下2列著生,子房3室。蒴果無柄,扁圓形,莖約3毫米,赤褐色,表面有鱗狀凸起物。種子三角狀卵形,淡褐色,有橫紋;ㄆ7-8月。長(zhǎng)在山坡、路旁、田邊。分布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珍珠草具有平肝清熱、利尿解毒功效?芍文c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小兒疳積、火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