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又名康乃馨,因其具有花朵秀麗、高雅,花期長,產量高,切花耐貯藏、保鮮和水養(yǎng),又便于包裝運輸?shù)鹊奶攸c,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是四大切花之一。
(一)生物學特性
香石竹為石竹科、石竹屬常綠亞灌木,作宿根花卉栽培。株高30~80cm,莖細軟,基部木質化,全身披白粉,節(jié)間膨大。葉對生,線狀披針形,全緣,葉質較厚,基部抱莖;▎紊驍(shù)朵簇生枝頂,苞片2~3層,緊貼萼筒,萼端5裂,花瓣多數(shù),具爪;ㄉ珮O,為豐富,有大紅、粉紅、鵝黃、白、深紅等,還有瑪瑙等復色及鑲邊色等。果為蒴果,種子褐色。
原產于南歐,現(xiàn)世界各地廣為栽培,主要產區(qū)在意大利、荷蘭、波蘭、以色列、哥倫比亞、美國等。香石竹性喜溫和冷涼環(huán)境,不耐寒,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晝溫為16~22C,夜溫為10~15℃。喜空氣流通、干燥之環(huán)境,喜光照,為陽性、日中性花卉,但長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和發(fā)育。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能耐弱堿,忌連作。自然花期5~10月,保護地栽培可周年開花。
(二)養(yǎng)殖方法
可采用扦插、組培養(yǎng)殖。扦插養(yǎng)殖多在春季或秋冬季,選擇中部健壯、節(jié)間短的側枝,長10~14cm,具4~5對展開葉的插穗。插穗如不能及時扦插,可于0~2℃低溫下冷藏,一般可貯藏2—3個月。扦插基質多用泥炭、珍珠巖、蛭石或礱糠等,可單獨使用,也可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扦插前用500—2000mg/L的萘乙酸、吲哚丁酸或兩者混合液處理,可促進生根,處理時間視濃度而異。一般插后3周左右生根。組培多用于香石竹脫毒培養(yǎng),養(yǎng)殖取穗母株。因其苗期長,前期生長瘦弱,切花生產上較少運用。
(三)無土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香石竹品種很多,依耐寒性與生態(tài)條件可分為露地栽培品種和溫室栽培品種。依花莖上花朵大小與數(shù)目,可分為大花型香石竹,(又稱單花型香石竹、標準型香石竹)和散枝型香石竹(又稱多花型香石竹)。大花型香石竹品種根據(jù)其雜交親本的來源有許多品系,生產上常用品系有西姆系和地中海系兩個品種群。西姆系又稱美洲系,為香石竹自19世紀傳人美國后選育出的品種群,其特點是適應性強、生長勢旺、節(jié)間長、葉片寬、花朵大,花瓣邊緣多為圓瓣而少鋸齒,但花易裂苞,抗寒性和抗病性較弱,產量較低,適宜溫室栽培;地中海系為歐洲國家選育出的雜交品種群,其特點是節(jié)間較短,葉片狹長,花色和花型豐富,抗寒性和抗病性較強,產量較高,但花朵略小占香石竹品種繁多,更新也較快,歐、美國家的專業(yè)育種公司每年會推出新的品種,在此不再介紹。
2.栽培床及其定植 香石竹的無土栽培多采用無土輕型基質,通過栽培床方式進行栽培,栽培基質通常采用泥炭、蛭石、礱糠、珍珠巖、河砂、鋸末屑、爐渣等。栽培床寬度120~
香石竹定植時間主要根據(jù)預定產花期和栽培方式等因素而定,通常從定植至始花期約需要110—150do因此,一般秋冬季首次產花的栽培方式多在春季5~6月定植,而春夏季首次產花的栽培方式多在秋季9—10月定植;香石竹定植密度依品種習性不同,分枝性強的品種可略稀植,分枝性弱的品種可適當密植,一般定植密度為30—50株/m2左右,株行距多在
3.營養(yǎng)液及其管理 香石竹栽培的營養(yǎng)液配方如表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