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潰瘍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2012/2/20 9:09:05
發(fā)生規(guī)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皮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病菌開始活動,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雨水飛濺,向四周擴散傳播到寄主枝皮和干皮上。在水濕條件下萌發(fā),由傷口侵入皮層。該病原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它只能侵染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的樹木。
【癥狀】受害樹木多在皮孔和修枝傷口處發(fā)病。發(fā)病初期,病斑不明顯,顏色較暗,皮層組織變軟呈深灰色,病部稍隆起。發(fā)病后期,病部樹皮組織壞死,枝、干受害部位變細下陷,縱橫開裂,形成不規(guī)則斑。當病斑環(huán)繞枝、干一周時,樹木則瀕于死亡。最后,病斑處長滿黑色小顆粒狀物,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小樹、苗木當年枯死,大樹則數年后枯死。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723神農液原液涂抹防治。
嚴格控制使用帶病苗木,發(fā)現病株就地燒毀。
及時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
①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與會員發(fā)布,僅供瀏覽參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謹慎采納.本站不做任何擔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意義,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轉載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③如轉載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本站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