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有散射光的地方生長良好,屬于室內植物,并不適合室外種植,尤其不可淋雨或受到太陽直曬,最好位置是放在窗臺邊,若放在辦公室桌上,可加上燈光補充光線。
土壤: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可用泥碳土混合蛭石,珍珠石來,切忌不要積水。
水分:大巖桐葉片及花都被有絨毛,且花朵碩大,所以澆水時不要讓水積存在花苞或葉片上。
日照:室內明亮處皆可生長,窗臺邊日照剛好,但若是西曬面仍要注意遮蔭;若放置書桌前,可加上植物燈補充光線,花期可長達2-3個月。
溫度:生長適溫在20-30度,屬于暖帶植物,在南方仍以初春為主要花期,而夏季的高溫高濕并不適合它的生長,冬天溫度太低也會使生長遲緩。
肥料:約10-20天補充液肥一次,少量多次施肥。進入花期后則補充磷鉀肥,其主要養(yǎng)分由球根提供,開花后可不必再施肥。
照顧:自花市購得的盆花,可放在客廳靠窗的位置。開過的花要從花;空蓛,不僅可避免浪費養(yǎng)分,也保持植株的清潔;ㄆ谶^后,植株容易腐爛,可放置在通風陰涼之處,減少供水。大巖桐有紅、紫、白、粉等顏色,也有單瓣、重瓣品種,一般居家種植不適合自己從種子或分球種植起,最好還是買有花苞的盆花。
;▌e名朱槿、大紅花、朱槿牡丹。為錦葵科常綠大灌木。莖直立而多分枝,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至狹卵形,長7~10厘米,具3主脈,先端突尖或漸尖,葉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基部近全緣,禿凈或背脈有少許疏毛,形似桑葉。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單生于上部葉腋間,有單瓣、重瓣之分;單瓣者漏斗形,通常玫瑰紅色,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紅、黃、粉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為馬來西亞國花。
栽培管理:
扶桑生長旺盛,花期長,需要充足的養(yǎng)料,所以求盆土十分肥沃。栽培扶桑的盆土配制,應按其生長階段給予不同的比例調制。扦插成活時先上3寸盆,可采用園土7份、糞土1份、沙1份的比例配制盆土。上盆后要放在半蔭處。經10―15天緩苗后,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根據(jù)氣候干濕情況,每天澆水1―2次。經2個多月的生長,可以換入5寸盆。盆土要用8份園土、2份糞土配制,同時在換盆時,底要放些餅肥粉作基肥。
當幼苗長到20厘米高度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部腋芽萌發(fā)。在基部萌芽成枝過程中,選留生長強度相仿的,分布均稱的新技3―4枝,抹去其余的腋芽,使養(yǎng)分集中供所留枝條的生長。
第二年春暖移往室外培養(yǎng)時,可換入8寸盆,盆土可采用6份園土,4份糞土,盆底用蹄片角屑和骨粉作基肥。同時每枝留10厘米左右進行短截,萌發(fā)后每枝選留2枝,其余的小枝均抹去。
第三年春季不必換盆,但需繼續(xù)進行短截修剪。修剪原則是去弱留強,去密留稀,使株叢既飽滿又勻稱,培養(yǎng)好優(yōu)美的骨架。第四年春季以及以后每隔2年進行換盆,逐步換為10―12寸盆,盆土用園土6份與糞土4份的比例配制。換盆時抖落邊緣陳土,修去部分老根。
扶桑生長期間的肥水管理:盛夏期每日早晚各澆1次水;春、秋季上午如盆土干可補充少量的水,下午普遍澆1次水。生長期間還要注意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特別放置陽臺更應注意噴水。冬季則要根據(jù)越冬條件澆水,在溫室內越冬,每隔1―2天澆水1次,在普通室內越冬,則每隔5―7天澆水1次,水量不宜大。生長期追肥,一般以每15―20天1次液肥;植株幼小時,肥料宜淡,次數(shù)宜勤,成年植株肥料宣較濃,間隔時間可較長。入室越冬時,在盆土表面撒一薄層干肥,肥料用粗粒餅粉、醬渣粉粒均可。
扶桑病害不多,常發(fā)生的蟲害有嫩枝葉上的蚜蟲和枝干上的介殼蟲。這兩種蟲害均可采用40%樂果1000倍液噴殺。發(fā)現(xiàn)少量介殼蟲時,可用硬毛刷刷除。
扶;ㄏ矞嘏瘽駶櫟臍夂, 而且怕干,特別喜歡肥,大花寶(化肥)埋在花盆邊緣,就能促使它開花。(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