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絹病我國南方發(fā)生比較普遍為害香樟樹苗也較嚴(yán)重。其病原菌生存于土壤,從香樟樹根頸處或離地面3-4厘; 米的莖基部侵入。其受害處表皮松軟,與木質(zhì)部脫離,并呈顯暗褐色芝麻狀斑點,幾天后,斑點上長出白色菌絲,皮展 組織逐漸下陷,并長出白色絲狀菌絲。在高溫多雨時,菌 絲擴展很快,不但能蔓延到成片的香樟樹苗木莖基和根部,引起苗木根部腐爛,而且可以蔓延到附近土壤表層。在菌絲層中逐 漸由菌絲交織成白色菌核,菌核逐漸變黃,最后變褐。菌核 內(nèi)部組織疏松,表面緊密堅硬,外形似油菜籽,散布在根頸 和附近土表。所以,白絹病也稱菌核性根腐病。病苗很快全株枯萎。有些樹苗,葉片也能感染,病葉上呈現(xiàn)具有同心輪 紋的褐色病斑,在背面生著菌絲和菌核,白絹病由半知菌類無孢菌群小菌核菌(Seles tium Ufsii)侵染所致。白絹病菌的生長最適溫度為291—321, 在適溫和高濕環(huán)境下,病菌生長特快,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殘體上存活。菌絲在旱地里能存活4一5年。 菌核萌發(fā)產(chǎn)生菌絲,在高溫多濕時,菌絲生長特快,所以白絹病多在夏季多雨的時候發(fā)生,一般在5月底開始,6 —7 月間最為嚴(yán)重,一直至10月初才停止。尤其在貧瘠的沙質(zhì)土 116 壤中,苗木密度大,闢地排水不良,苗木生長纖弱,抗病力差,病害更易流行。在含有機質(zhì)豐富的土壤里育苗,雖然病菌仍能生長繁殖,但由于苗木生長健康,抗病力強,白絹病則少發(fā)生。
香樟樹的白蟻防治方法:
1.人工生物防治 (1)改善園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栽培管理,如冬季翻耕土壤,消滅越冬蟲繭,減少蟲源。① 結(jié)合冬季修剪,徹底剪掉帶蟲枝燒毀。② 結(jié)合冬季修剪,徹底刷掉留茬上的成、若蟲。③ 樟巢螟在幼蟲活動初期時,人工摘除蟲包,消滅內(nèi)幼蟲。
(2)加強水肥管理,增加植被,被天敵創(chuàng)造棲息生活繁殖場所。
(3)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寄生蜂、寄生蠅及微生物等天敵。
(4)利用蟲害本身的特性,列如根據(jù)大衰蛾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應(yīng)用大衰蛾性外激素誘殺成蟲。
2.化學(xué)防治
(1)防治樟巢螟,在幼蟲初孵期,未綴葉形成包前,及時噴灑90%敵百蟲結(jié)晶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毒殺。
(2)防治大衰蛾、小衰蛾、茶衰蛾,掌握2齡幼蟲盛期及時噴藥,藥劑有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20%菊殺乳油200倍液。根據(jù)幼蟲活動時間在傍晚,故宜在傍晚噴藥,蟲體接觸藥劑機會較多,可提高要效。防治大衰蛾時,用青蟲菌液(含活孢100億/mL)噴霧。
(3)當(dāng)紅蜘蛛蟲口密度大的樹在春梢芽長1~2㎝為冬卵盛孵期,蟲子末上新梢葉片上危害時,噴第1次藥,以后根據(jù)蟲情的發(fā)展和天敵數(shù)量的多少、氣候情況,決定第2次藥,一般猖狂年份7天噴第2次。應(yīng)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20%殺螨酯可濕粉劑600~800倍液。殺蟲劑有膠體液400倍液;石硫合劑春季用0.3~0.5波美度,冬季用1~2波美度;松脂合劑春季用18~20倍液,冬季用8~10倍液。在3~5月和9~10月保護利用或助遷引進食螨瓢蟲,控制春稍和秋稍上柑橘全爪螨的危害;虍(dāng)全爪螨平均每葉2頭以下,每株釋放捕食螨200~400頭,放后1個多月可控制其發(fā)展危害,但放后注意不要噴藥,有效期可控制半年以上。
(4)防治黑蛻白輪蚧,在冬季修剪后往留茬上噴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于若蟲孵化活動期噴灑藥效長的強觸殺劑毒殺劑毒殺若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