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蓮花是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塊根草本花卉,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東部,目前歐洲廣泛栽培,尤其在意大利和以色列。銀蓮花植物資源全世界約有150多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多數(shù)分布于亞洲和歐洲。我國有野生資源53種,有25個變種,5個亞種,在大陸各省區(qū)和臺灣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高山地區(qū)。
冠狀銀蓮花切花品種可供選擇的花色有紅色、蘭色、紫色、淡紫色、粉色、白色,混色。選擇花苞大,半重瓣,花枝粗長的品種。目前歐洲市場上暢銷的栽培系列有:marianne、monalisa、jerusalem、galilee,christina等。
種球處理
清洗
冠狀銀蓮花種球栽種前為干癟狀,用清水浸泡24~36h,使種球充分膨脹。浸泡后適當清洗,去除種球表面的泥漿和附著物。
篩選
浸泡后種球飽滿肥實堅硬、錐體狀或帶有部分突起、灰黑色,淘汰帶病、蟲斑和有機械傷口的種球。切花種球規(guī)格圍徑一般在5cm以上,通常采用圍徑6~9cm的種球進行切花生產(chǎn)。
催芽
為促進銀蓮花種球生根萌芽,進行低溫處理,溫度為1℃–3℃,時間3~5周。種球從冷庫中取出后,擺放在15~18℃溫度下進行催芽,8~10d后可萌芽整齊。種球萌芽后芽點粗壯,根系豐富,無病斑,根芽無腐爛,芽體無病變。
定植
種球生根、萌芽1~2cm時開始定植,定植時必須保證土壤濕潤,種植深度以發(fā)芽部位能適當蓋土為宜,株行距為30cm×30cm,澆透水。定植后忌移栽,否則生長不良或死亡。
田間管理
銀蓮花定植初期,采用80%的遮蔭網(wǎng)進行遮蔭,并適時澆水,10月中下旬氣溫較低時栽種,可不用遮陽網(wǎng)。苗期土壤不宜太濕,以防爛根;植株長有5~6片真葉時可進行第一次施肥。保持通風,加強光照,日溫15~23℃,夜溫5~10℃。適當補充20:10:20的少量復合肥;在銀蓮花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中期,需要補充大量的鈣肥和鉀肥,每畝每次追施硝態(tài)氮肥10~12kg,鈣肥8~10kg;常澆水,2~4天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冬季注意保溫防止霜凍,保持棚內(nèi)每天的通風換氣。為保證切花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均衡,現(xiàn)蕾初期應開始控制花枝數(shù)量,銀蓮花從12月到翌年4月大量產(chǎn)花。適時清除田間雜草和帶病枝葉,剪除劣質(zhì)花莖,及時噴藥防止病蟲害,切花采收期光照過強可采用遮蔭網(wǎng),保障切花品質(zhì)。
怎樣栽培碗蓮
碗蓮株型小巧,適合家庭在庭院或陽臺上培養(yǎng)陳設。栽前首先要選擇株高不到35厘米、立葉直徑不超過20厘米的微型品種,如娃娃蓮、碗兒紅、錦邊蓮、廈門碗蓮、桌上蓮等;還有新培育出來的白雪公主、童羞面、霞光染脂、案頭春、嬰兒紅等。栽前先準備一個上口口徑25厘米、高20厘米左右的瓷盆作容器;最好在郊外魚塘挖些塘泥曬干打碎作培養(yǎng)土。將馬蹄片用修枝剪剪成碎片鋪在盆底,然后裝土。每盆只栽一段種藕,每段以3節(jié)為好,必須帶有頂芽。栽藕后先灑些水把泥土滲透,讓松土落實,一、兩天后再加到半水,待抽生浮葉后再把水加滿。
碗蓮必須充分見光,不能在室內(nèi)養(yǎng)護。由于盆小,容水量少,每天必須澆水一次,盛夏季節(jié)下午還應補水一次。澆水時應裝上噴頭并讓噴頭朝下,以防將種藕沖出。碗蓮用盆小,栽時不可能施人大量肥料,因此在抽拳前會顯得肥力不足,這時應將手指肚大小的麻昔渣或豆餅碎塊塞人瓷盆中央的泥中進行追肥。
人冬后將碗蓮連盆放在冷室或樓道,一冬都要保持滿水并注意防寒。來年清明過后翻盆分藕重新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