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是茜草科耳草屬的植物。分布在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南方等地,生長于海拔1,800米的地區(qū),多生長于山地巖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其中成藥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痛散結、利尿除濕。尤善治療各種類型炎癥。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當,可治療多種疾病。
在長江以南地區(qū),白花蛇舌草一年可收割2次,第一次收獲在8月中下旬,部分果實成熟時,齊地面割取地上部分,去雜質(zhì)和泥土,曬干為商品。第二次收獲在互*月上旬待果實成熟時,割取地上部分,去雜質(zhì)和泥土,曬干即可。
白花蛇舌草第一次收獲的種子較嫩,出苗率不如第二次收獲的種子,一般把第二次收獲的成熟果實作為種子,收獲時在大田選粗壯植株、分枝多、果實成熟的全草,齊地面割取地上部分,曬干后全草連果實一起保存,待來年播種,一般出苗率在60%以上。
白花蛇舌草由于用量大,野生資源減少,宜適當發(fā)展人工栽培,滿足用藥需要。主產(chǎn)于福建、廣東、廣西、云南、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區(qū)。生于潮濕的田邊、溝邊、路旁和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