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子處理
播種前1-2天,用50℃溫水浸種24~48小時。去掉浮在水面上的雜物和干癟種子,取出飽滿種子以備播種。浸好的種子撈出、瀝干水分,用殺菌劑拌種,能減輕病害。殺菌劑可用粉劑多菌靈、福美砷等。也可在浸種時用50%多菌靈800倍液浸泡。
2、整地
土壤深翻20~35cm,每畝施用300~400市斤餅肥或腐熟的廄肥2000~3000市斤,80~100市斤復(fù)合肥。每畝與底肥同時施入20~30市斤30%辛硫磷顆粒劑。土壤有害菌較多地塊或重茬地塊,可同時增施8-10市斤土菌靈等土壤殺菌劑
3、播種
在8月下旬(處暑)至9月上旬(白露)之間,即可播種。牡丹育苗播種,生產(chǎn)中常采用撒播和條播法。播種用土地,施足底肥,深翻、耙平備用。
①撒播:撒播一般用種量200-300市斤/畝。播種后一般成小高畦,畦寬80~100cm,畦間距20~30cm ,畦溝深15~20cm。播種前,規(guī)劃好畦面,整平。畦面與地面平齊,也可稍高于地面2-3cm。
把經(jīng)浸泡、拌種的種子撒于畦上,用手撿勻,使種子均勻布滿整個播種畦。用鐵锨把種子稍拍實,使種子嵌入土面。一方面可以使種子與土壤密接,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覆土?xí)r種子滑動。
然后進(jìn)行兩次覆土。第一次覆土用濕度適中的細(xì)土覆蓋畦面2~3cm,覆土?xí)r,可用玉米秸稈等橫放與畦上,覆土厚度與秸稈平齊,用以掌握覆土厚度和方便第二年春去除覆土。第二次覆土2-3cm為了保墑、防寒。待10月中、下旬氣溫下降后,可覆蓋地膜,提高地溫,有利于延長根部生長期,第二年易發(fā)壯苗。第二年春,地面解凍后,去除地膜和第二次覆土(地膜也可在入冬后即去除),以利種子萌發(fā)出土。
視墑情,入冬前,可滲澆“過冬水”;種子萌發(fā)出土前,還可再澆一次“催芽水”。
②條播:條播一般用種量100-200市斤/畝。生產(chǎn)中,直接用工具開溝播種。行間距10-15cm,溝深4-5cm。開溝后,種子撒于開好的播種溝,覆土。每隔1-1.5米留出排水溝。此法,操作相對簡單,但出苗率、每畝產(chǎn)苗量都小于撒播法。
第二年春,出苗后,注意拔除雜草,4月中下旬,噴施等量式波爾多液、代森鋅液等防治葉斑病?赏瑫r噴施葉面肥。以后,每隔15-20天噴藥一次,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10月下旬葉片干枯后,及時清除出圃地,燒毀或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