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國是觀賞植物資源豐富的大國。但目前常用于庭院栽培供觀賞的園林植物主要喬、灌、草,只有200來種,而且國產的植物種類比例不高,特別表現(xiàn)在草本和盆栽植物方面。例如城市園林中常見的一二年生露地花卉和露地球根花卉中,種苗來自美洲的約占40%,歐洲的占25%,在溫室栽培花卉種苗近50%也引自國外。而且近年來又有不少種類走進我國的國門,這樣不但耗資巨大,給栽培也帶來困難,而且也阻礙了我國鄉(xiāng)土觀賞植物的發(fā)掘利用,這與具有“園林之母”稱號的中國是不相稱的。
為了摸清自然家底,開發(fā)本地區(qū)的野生觀賞花卉資源,變野生為栽培,奧星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所多年來開展了采集鄉(xiāng)土植物種子、莖、根等植物器官進行從高海拔到低海拔保存;從密林中遷至大田立體集約經營保存;從濕地遷至旱地馴化保存。一些種類在模擬的生境中生長,開花結果都很正常,有的生長狀況甚至優(yōu)于原生環(huán)境,這充分表現(xiàn)出植物的生態(tài)適應性。這對豐富本地區(qū)園林綠化植物種類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天目山自然保護區(qū)的野生觀賞資源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浙江省的西北部,地勢高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給植物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存條件。植被發(fā)育良好,植物區(qū)系起源古老,種類豐富據(jù)目前所知全區(qū)境內有植物2457種,木本800余種,草本和苔鮮等類1557種。以天目地方命名的特有植物40余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達33種。有不少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F(xiàn)將幾種觀賞價值高,已經通過栽培試驗的野生樹種介紹如下:
1、天目木蘭 Magnolia amoena (木蘭科)
天目木蘭是以天目命名的著名觀賞樹種。為落葉喬木,樹高約10米余,葉色碧綠,寬倒披形;ǖt色,基部淡紫色,花絲紫紅色。馥郁芳香,花盛開時,似千百只玉杯豎立枝頭,色彩鮮艷,玉輝閃爍。它在木蘭中開花最早,每年2月即先葉而放,在色彩繽紛的喬木中,唯天目木蘭高雅素潔,給春天頻添萬般喜悅。盛夏枝葉濃綠給大自然增加涼意,秋天紅果懸垂,給庭院添色。
2、山桐子 Idesia paly carpa (大楓子科)
山桐子又名椅樹。落葉闊葉喬木,高約8米,葉闊卵形有長柄,葉長12—23厘米,寬10—18厘米,葉柄長6—15厘米。樹皮灰棕色,光滑不裂,幼枝纖細,向外平伸,形成球形樹冠。5—6月間開下垂賀錐花序之黃綠色花,芬芳撲鼻。秋日紅果累累下垂,極為美麗,為優(yōu)美的觀賞樹種。適于庭前及園中草坪植之,列植道路兩旁,亦很美觀。除觀果外,亦宜綠蔭之用。種源豐富,繁殖、發(fā)展很快。
3、白乳木Sapium japonicum (大戟科)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葉卵形,長8-16厘米,寬5-8厘米,全緣。蒴果長1-1.5厘米,直徑1.5厘米;種子球形,有雜亂的黑棕色斑紋;ㄆ4-5月,果期10-11月。樹冠圓球形,葉形秀麗,早春鮮紅,入秋深紅。霜葉蕩谷,燦爛若霞。別有情趣。
4、七子花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忍科科)
是少見的一年開兩次花的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一般高5—6米。幼枝四棱形;葉為寬卵形三出脈,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春夏觀樹觀葉,別有情趣,9月上旬第一次開白色的頭狀花組成的穗狀花序,25天后潔白的花凋謝,從花的基部長出5片深紅色的萼片來,為第二次開花,花期25天。
5、水馬桑 Weigela japonica (忍冬科)
落葉灌木,幼枝四方形,葉橢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枝葉稠密,樹冠圓錐形,可朔性很強,容易造形。5月開花,花冠白色,淡紅色,桃花色,一枝三色,并頭齊放。直觀性強,常留人于枝下。
6、青莢葉 Helwingia japonica (山茱萸科)
落葉叢生灌木,高僅米余,幼枝綠色無毛,葉卵圓形,互生長可達10厘米,形成圓形樹冠。多數(shù)植物都在枝莖上開花,而青莢葉在葉面中脈上開花結果,綠白色的小花4-12朵,雌花1-3朵簇生。漿果狀核果近球形,幼時綠色成熟時墨綠色,鑲嵌在葉面上,尤如纖纖玉手托著晶瑩透亮的黑色珍珠,使人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7、紅茴香 Illicium lanceolatum (木蘭科)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綠色、無毛,單葉互生,有芳香氣味,革質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4厘米;花春季開放,單生葉芽,花被肉質,萼片3,黃綠色,花瓣6-9,排成2-3輪,深紅色,聚合果直徑2.5-3.5厘米,果柄長4-6厘米,呈星芒狀排列.花期5-6月,果期9-10月。是觀葉、觀花、觀果芳香型的優(yōu)良觀賞樹種。
8、天目瓊花 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 var calescens (忍冬科)
是著名的落葉灌木觀賞花,觀賞價值高。花大潔白,直徑10-15厘米,具大型不孕花邊,頂立于枝頭。每到6-7月,站在高處遙望林海。猶如在綠色海洋中片片白帆于碧波中,隨波逐浪。美極壯觀。掌狀葉片三裂三出脈,深綠色,紅紅的葉柄,配合成的色調和形狀,素凈而幽雅。到了9月,枝頂菲紅的果實懸垂,甚為壯麗。天目瓊花從6月觀花到9月觀果、觀葉都是觀賞的黃金季節(jié),能使游人紛紛而至。
9、天目杜鵑 Rhododendron fortunei (杜鵑花科)
常綠灌木,冠圓錐形,枝葉濃密,由10片碧綠色葉片輪生于枝頂,托著由7朵粉紅色喇叭花組成的大花叢,艷麗壯觀。其美態(tài)和花型及艷色比起西洋杜鵑有過之而無不及。
10、天目瑞香 Daphne grueningiara (瑞香科)
常綠灌木,高0.4—0.8米。小枝粗壯,灰白色,葉互生,常簇生于枝頂,革質光滑,卵狀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3厘米,先端微凹,全緣。3月開花,頭狀花序頂生,由8—10朵花組成,苞片5—7,橢圓形,花萼管狀,淡紫色或紫紅色,花有撲鼻的濃香。放在居室內還可摳蟲、防蛀。用種子繁殖、扦插、壓條均可。根是重要中藥。
11、鷹爪楓 Holboellia coriacea (木通科)
常綠藤木,長3—7米。掌狀復葉3枚,革質光滑,橢圓形,長3—15厘米,寬2—5厘米,深綠色有光澤。雄花綠白或紫色,雌花紫色或白綠色,果實熟時紫紅色,長5—9厘米,徑3—4厘米,不開裂。果瓤白色多汁,是最佳而鮮甜野果。同時果、根入藥,種子可榨油,藤皮纖維可制工藝品。
種源豐富,可采種育苗繁殖。春冬觀葉,夏秋觀花觀果。野芳怒放,幽香宜人,繚繞于他物上,為山間春色之珍品
12、華中五味子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木蘭科)
落葉藤木,長5—8米。全體無毛,枝細長,圓柱形,紅褐色。葉片薄紙質,橢圓狀卵形,長4—12厘米,寬2—6厘米,綠色;葉柄長約4厘米,寬2—6厘米,綠色;葉柄長約4厘米,紅色;▎涡裕菩郛愔,淡黃色花;果時花托延長,排成穗狀的聚合果,紅色,艷麗可愛。足為觀賞之極品。其根、莖皮均供藥用。莖、葉、果可提取芳香油。
春夏葉色翠綠,繚繞于它物上,入秋葉背紅色,一長串球狀果下垂,紅艷奪目。
播種或插條繁殖。
13、白穗花 Speirantha gardenii (百合科)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葉4-8枚基生,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3-5厘米;花白色,總狀花序;漿果近圓形,花期4-6月,果期7月。四季常綠,是極耐蔭地被,適配植于林下。
14、玉蟬花 Iris ensata, 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莖粗壯。葉簇生。劍形,在高海拔至9月份開花,在低海拔地域5-6月開花,花大紫藍色,種子10月成熟,扁三角形,具翅。花期25天。
花色艷麗;ㄐ蛣e致,素為園藝工作者喜愛。原產浙江海拔1100-1700米的草甸、沼澤中。我國東北和日本、朝鮮也有分布。又名東北鳶尾、花菖莆。它適應性強,能在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中生長開花,繁衍后代。在園林布置中是理想的地被物,近年來應用廣泛。
三、開發(fā)研究的價值
天目山區(qū)野生觀賞資源有很多,其他還有交讓木、天目木姜子、黑客楠、連香樹、天目紫莖、、肉花衛(wèi)茅、海州常山、白芨、開口箭、杜衡等等。這些植物觀賞價值高,特點突出,用于園林綠化中有花色多、形態(tài)特、適應性強等特點。野生觀賞樹種具有純樸的山林情趣和濃郁的自然色彩,是豐富城市園林植物種類的重要資源。近年來我們通過模擬天然生境進行了馴化栽培。對這些比較有價值的樹種進行了擴繁,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野生樹種,為國內外園林工作者開展雜交育種,培育新品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