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牡丹的栽培與管理切花牡丹的栽培管理既不同于普通牡丹商品苗的管理,也不同于牡丹促成栽培苗的管理,它具有獨自的管理特點,原因是每年需采切部分花枝作切花,同時又須培育出新的枝條以備來年采切。
1、根據(jù)切花牡丹的生態(tài)習性,栽種前要選好地塊,施足底肥,深耕耙平;栽植密度以80厘米*80厘米即可,不可過密,也可大小行間作,大行100厘米,小行70厘米,株距70厘米。
2、整平土地后,根據(jù)種苗的品種、大小規(guī)格,于每年9月上旬—10月上旬為最佳栽植時間。挖穴栽植,穴口20厘米見方,深達30—40厘米,將分株苗或嫁接苗放置于穴內,使根系分布均勻,填土并搗實,使土壤和根系緊密結合,最后封土越冬。
3、定枝拿芽是切花牡丹栽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栽植第一年春基本上不需要作此項工作,第二年春根據(jù)植株的生長情況有選擇地保留3—5個枝條,以備第三年切花用;第三年春可保留5—7個枝條(萌蘗枝),使其分布均勻,繼續(xù)培養(yǎng)作為第四年的切花枝;以后根據(jù)切花牡丹的生長勢,循序漸進保留萌蘗枝。
4、牡丹根系發(fā)達,具深根性,需肥量大,栽植后必須每年追肥,以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牡丹追肥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以冬春牡丹休眠期為主,花后肥為輔的原則,葉片噴施作為必要的補充。追肥采用普施、穴施、溝施的方法。有機肥采用每2000—3000千克腐熟好的大糞干或200—400千克豆餅或棉籽餅施入土內;花后肥以香油渣、復合肥為主。施肥后如土壤過干,則需澆水一遍,最好用河水或坑塘存積的雨水;澆水不可過大,否則易傷根。根外追肥于花前、花后牡丹生長季節(jié)進行。
信息來源:華夏園林網(wǎng) >>>園林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