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球莖處理:先將球莖外面的干枯鱗片剝除,并除去枯根及泥土。在球莖腹、背各豎劃兩刀,使鱗片松散,便于花葶抽出。注意不要已傷著花芽為準,然后即進行栽植。
栽植及管理:將洗凈的水仙球莖分級,并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于沙床中,栽植深度以埋入整個球莖為宜,栽后澆透水。以后每天向沙床噴灑清水一次。花葶開始生長后減少澆水量,每隔3~4天噴水一次,保持沙床濕潤即可。溫度保持在10~15℃。當花苞綻蕾欲放時,將整株從沙床中拔出。拔時要用手拿住水仙球莖下部,用力要均衡,勿傷根部及葉片。拔出后用清水沖凈根部沙土,然后根據(jù)不同的株形、大小,分別栽植于不同類型的水仙盆中,用石子固定,即可入室觀賞或供應市場。
沙養(yǎng)水仙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此法只適用于普通水仙,不適于雕刻的水仙。
2)栽植密度不宜過大,若密度過大,則通風不良,而且從沙床中取出植株容易碰斷葉片,有損觀賞。
3)要注意保持充足的光照、較低的溫度和良好的通風。光照不足或溫度過高(30℃以上),植株容易徒長。通風不良易發(fā)生葉斑病。
4)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沙養(yǎng)水仙較水養(yǎng)水仙開花晚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