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_国产乱妇无乱码大黄aa片_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_亚洲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平臺首頁
苗木供應
最新供應
普通供應
苗木求購
最新求購
會員求購
最新報價
產品圖片
苗木黃頁
資源專題
站務指南
注冊
登錄
天天苗木網
>>
資源專題
>>
苗木綜合
>>
花卉養(yǎng)殖
>> 詳情顯示
苗木供應
苗木求購
苗木報價
苗木企業(yè)
產品圖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養(yǎng)殖
相關資訊
苗木品種
果樹苗木
供應熱搜:
法桐
白蠟
國槐
雪松
櫻桃苗
核桃苗
連翹苗
蘋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購信息
0
條
•
手機訪問:www.tjchuhang.com或搜索天天苗木網
•
手機也可以掃描左側二維碼快速訪問
蘭花栽培與管理
2011/1/19 10:49:55
園藝上的蘭花都是把天然的野生蘭花經過長期人工馴化,培養(yǎng)成許多園藝品種。由于種類不同,各有不同的栽培方法,又因各類蘭花的產地、生態(tài)和習性不同,在培養(yǎng)過程中,除了符合它原有自然環(huán)境中相似因素外,還需要研究培養(yǎng)技術。為了使廣大藝蘭愛好者和讀者們對于養(yǎng)好蘭花有一整體概念,以便很快掌握它,本章就是對我國傳統(tǒng)的主要幾種蘭花的通性和培養(yǎng),管理等介紹要點如下:
(一) 養(yǎng)蘭場所
地生蘭的原是環(huán)境是生長在山林幽谷之間,地勢高爽四周有樹木遮蔭,構成濕潤的小氣候,溫差小,空氣潔凈。當引種馴化盆栽后,非要有一定相似環(huán)境方能栽培得花繁葉茂。目下隨著工業(yè)發(fā)展和城市現代化,綠化工作又一時不能相應跟上,都市空氣受工廠和交通工具排出廢氣污染,由于這些因素影響,所以,在都市中培養(yǎng)蘭花一般都不及郊區(qū)生長得健壯,但是,只要改造四周環(huán)境,加強技術措施,還是可以彌補的。在城市中,如有高墻深院或天井等空曠地帶,是比較理想的養(yǎng)蘭場所。地栽或盆養(yǎng)蘭花,宜面朝東南方向,這樣即可及早受到朝陽,中午太陽當頂時,恰被蘆簾遮蔭,沒有多大影響,當落日偏西時,又被高墻阻擋。如在屋頂或樓層陽臺上盆栽養(yǎng)蘭時,除在上面遮蔭外,靠西北向更要張掛蕩簾,以防落日斜照或灼傷蘭葉、根等。蘭圃可利用山麓或林間的良好自然環(huán)境,但仍應注意回避西北夕照和寒風吹襲。所以,在建圃時,東南向圍墻或樹叢必須低于西北向。蘭室的最理想地點,應建造在園圃的后半部或庭園一角,這樣布局有利于觀瞻?傊,在選擇養(yǎng)蘭場所時,要注意受露、避烈日、透風、忌煙四點,方合乎要求。
蘭圃場地,除人行步道為了工作中便于操作,可鋪設磚地或水泥路面外,凡在蔭棚架下,宜鋪設煤屑、砂礫、碎石等,以便利排水和保持一定濕氣上升,又可減少雜草叢生,減少害蟲、霉菌等躲藏、繁生機會。
(二) 露地栽培
1. 樹蔭地栽養(yǎng)蘭 利用有稀疏樹蔭的屋前、墻隅或園庭假山石隙間,直接種植在地上,但必須挖除原有瘠薄粘土,換入疏松腐殖土或良好田土。進入冬令時節(jié),在根部泥面上鋪蓋一些稻草,以免凍傷蘭根,假如有嚴寒,還需在葉叢上面敷設草簾或其他松軟遮掩物,以防凍害。這種地栽養(yǎng)蘭除盛暑酷寒期間務必加強管理防護外,一般都可粗放,任其自然生長,但僅局限于不具瓣型的粗種。否則,稍有疏忽,珍貴名種一旦遭受損失,實為可惜。翌春天氣轉暖時,方可揭除御寒遮掩物。經過多年生長后,只要適時澆水、施肥,它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年年盛花,幽香飄遠,實為點綴庭園佳品。我國歷代騷人墨客對此常有描述,可見自古至今,由于地栽養(yǎng)蘭頗多自然風光,別具雅趣,深得廣大人民愛好。但是,在布置地栽養(yǎng)蘭時,除考慮布局的靜幽外,對各種蘭花的習性----如春蘭喜偏陰,蕙蘭宜稍陽,秋蘭寒蘭、報歲蘭等更不宜受凍,都要結合本地區(qū)氣候布置,否則講功虧一簣。
2. 盆栽養(yǎng)蘭 也就是指蔭棚養(yǎng)蘭。凡是盆栽蘭花最好不要直接座放在地上,因為容易受到蟲害和雜草叢生滋擾,尤其當夏日驕陽揪熱,地溫上升,或雷暴雨、梅雨季節(jié),濕熱上升更大,容易蒸壞蘭根,更因地面缺少通風,不利氣生根生長。假如受條件限制,可用一只空泥盆倒置地上,再把盆蘭座放在上面,減少上述影響。最理想還是放在預制木質或水泥板搭成的蘭臺上,便于上下對流,不斷供給新鮮空氣,促進蘭花呼吸作用,增強代謝機能,積累養(yǎng)分和能量和制造,使蘭花生長健壯,又可避免了螞蟻、蛞瑜等侵害蘭根、葉之患。日常還需保持花盆外沿清潔,既雅觀又減少了菌類和低等植物繁生機會。
(三) 室內培養(yǎng)
蘭室主要作為地生蘭越冬之用。由于蘭花產地和種類不同,習性亦各異,所以對進房時間和越冬期間的室溫要求亦有所不同。
地生蘭類一般講來,只要氣溫不低于7-8℃,大都可以露天栽培。按江浙一帶習慣,在“立冬”以后,先把要求氣溫稍高的建蘭、秋蘭類、寒蘭和報歲蘭等搬進室內培養(yǎng);一些有花蕾的春蘭和蕙蘭移置在廊檐下或避寒地方,以免受初霜侵襲,影響花蕊發(fā)育;“小雪”以后,將由假球莖培育出的盆蘭和瘦弱小草(尤其屬素心瓣的蘭花)逐步搬進室內,安放在靠近窗口蘭架上,以便于受到陽光照射;“大雪”以后,全部盆栽蘭花都要搬進室內養(yǎng)護了。進房前,先把每只盆的周圍洗汰干凈,既可防止泥污沾染蟲卵、霉菌等,又顯得清潔雅觀。小盆矮草放在臺上前排,大盆叢密蘭草放在后排,每盆之間應相隔一段距離,使彼此葉叢不碰在一起,這樣便于陽光透射,蘭叢之間通風透光,有利生長。
地生蘭在室內越冬管理過程中,對溫度和濕度要特別注意,一般講來,室溫應保持7-8℃以上,最理想應保持在10-15℃。進房不久,如天氣尚未嚴寒結冰,中午前后應將南窗敞開,后面只能敞開小氣窗,便于室內流通空氣。傍晚時,如室溫仍高于5℃,只須把窗戶虛掩,或者把前后小氣窗半開;如低于5℃,應把窗戶全部關閉,以防不測。室內除掛有寒暑表測溫外,又可放置幾只水缸作為簡易測溫之物,既簡便又應驗。其法:如缸面水層沒有結成薄冰(俗稱雞爪冰,即水面略有稀疏雞爪狀斷續(xù)薄冰層),而室外已結薄冰,此時除中午前后陽光普照時可半敞窗戶促使空氣流通外,余者多應緊閉門窗。以免寒氣侵入。總之,以水缸中水面結有薄冰與否,作為寒冬季節(jié)啟閉門窗的標準。當進入隆冬季節(jié),除無風晴日中午稍半開門窗略為透換空氣外,待太陽稍偏,立即緊閉門窗,臨晚前再加掛棉布簾。如室溫降至5℃以下,就要設置加溫設備,按民間傳統(tǒng)做法,可在室內放置由炭屑模壓制成的炭基火盆數處,或用有煙囪的煤爐加溫,因為煤氣對蘭草有極大毒害作用。
交春之后,氣候逐漸轉暖,在風和日麗的中午,蘭室門窗可全部敞開,午后二時左右,僅開南窗半扇,夜幕降臨前仍須全部關好。若室外氣溫在2-3℃,朝南氣窗可任其虛掩。在這期間,蘭室室溫最好經常保持在10℃左右,因為如果溫度過高,對“借春開”(即春蘭的早花品種,由于室溫過高,往往提早開花)的花朵容易早萎,或出房以后遇到春寒時,盆面上翠云草嫩葉叢容易凍壞。初春,仍有春寒不斷侵襲,蘭花各組織皆感春暖而生機萌動,此時更應隨時注意防寒工作。否則,對花蕊的生長,以及今后花形優(yōu)劣都有嚴重影響,甚至凍傷蘭根。
“驚蟄”以后,凡沒有花蕾的春蘭和蕙蘭都可出房,搬置在露天臺架上,晚上在棚架上,晚上在棚架上加蓋蘆簾,防御霜寒。遇有雨天,可任受暢淋,在這濕潤環(huán)境中,各組織迅速恢復正常生長。凡帶有花蕾的各類蘭花仍應留在蘭室內養(yǎng)護,待“清明”后,方可搬去室外培養(yǎng),但在晚上仍應遮蓋布;蚝窈煼莱硭趾。
在室內養(yǎng)蘭期間,尤其在嚴寒季節(jié),對盆栽蘭花的干濕度必須特別注意。此時盆土可比露天栽培時略帶干些。何時需要澆水,可視盆面上翠云草是否顯得蒼翠挺拔,或者看盆面表層泥土如呈粉末松散狀態(tài)時,將盆蘭搬下,座放地上,沿著盆面沿口水漕澆水(切忌沾濕葉部或侵入葉束內),或搬去室外向陽避風處,用長頸細口水壺澆水,也可把蘭盆放在水缸中淺浸數分鐘(以浸及盆腰為限)。在澆水時,如沾濕葉片或侵入葉鞘中,應及時用干布揩抹水痕或讓陽光曬干后方能搬回室內。由于長期放在室內培養(yǎng),葉面常沾有灰塵,有礙呼吸作用,可選擇晴暖天氣(氣溫在6--7℃以上,在中午時,分批逐盆搬去室外陽光下,用細孔噴壺噴灑葉叢,洗滌塵垢。待水漬干后,再搬回蘭室中去,這是十分重要之點,否則,沾濕部位,容易發(fā)生焦黑,枯萎而死。
在加溫期間,往往引起室內濕度不夠,葉叢顯得干燥現象,翠云草嫩葉憔悴,這時,說明室內濕度不夠,就應及時在通道和墻上噴灑清水,或用毛巾布之類一頭浸入容水器中,另一頭懸掛起,通過布上水分散發(fā),增加室內濕度,借以減少植株有機體內水分蒸發(fā)。總之,在室內養(yǎng)蘭時,盆栽蘭草和盆面上所綴翠云草始終要象在室外培養(yǎng)時一樣蔥綠蒼翠,這樣方有利于生長。
(四)蘭室
蘭室一般僅作地生蘭的過冬御寒用,另外亦可利用它作為開花期間陳列名種展覽室。地生蘭對溫度要求不高,一般情況下,室溫能保持10℃左右即可。
1.位置 首先要選擇高燥、通風向陽地點,以朝東南向最為理想,室后靠北一側要多種樹木或有高墻,便于阻擋凜冽北風。無論業(yè)余愛好者或公共園林、苗圃的蘭室都應建造在庭園一角或叢密的樹木前面,這樣即可避免寒風吹襲,又不礙觀瞻。另外,還要注意遠離煙囪,避免煤氣和煙灰對蘭花的侵害。
2.蘭室的形式和結構 蘭室,可分為普通瓦房、玻璃溫室,和簡易靠墻單斜地箱三種。建造時主要注意保溫和通風,所以,結構應嚴密并敷設加溫設備,借以調節(jié)室溫,前后窗戶可以靈活開關。
我國傳統(tǒng)蘭室都采用具有保暖性強的瓦房或有泥墁平頂的房屋。如用玻璃溫室,室溫不宜過高(以在15℃左右最為理想),根據近代實踐經驗,在玻璃溫室中越冬,由于溫濕度好,蘭草生長比普通蘭室中生長得健壯,但是,要加強開窗通風,否則玻璃屋面內汽水滴凝聚過多,容易滴落及葉叢引起腐爛或焦斑。至于夏蘭、秋蘭、寒蘭和報歲蘭等雖然具有保暖性強的普通瓦房中亦能安全過冬,但由于它們對溫度要求比春蘭和蕙蘭稍高,故在條件許可情況下,最好用溫室養(yǎng)護過冬。民間業(yè)余養(yǎng)蘭者們培養(yǎng)盆栽數量少,如系老式住房,必須把門窗隙縫糊上紙條,防止寒氣侵入。如系專門泥墁平頂蘭室,朝南正面應多設長窗,便于陽光透入,并在前后窗戶上端開小氣窗,利于通風對流作用。
為了保持室內濕度,在專用蘭室的蘭臺架下地表,應鋪設粗沙礫,以便排除日常澆水過程中漏下水分,亦能保持一定濕度。如考慮到日后兼作陳列室使用,可鋪成磚地,至于水泥地坪,因不易排水,又隔除地氣,并不理想。
蘭室內的花臺,有木架、鐵架或用水泥制成,這些臺架除專用固定形式外,也可利用原有在室外栽培時的裝置搬回室內使用。蘭臺形式,最好采用平臺式,因為在日常管理操作時比較方便;階梯式雖然受光好,只是利用面積浪費些,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總以受陽光多、上下便于空氣流通為目的。
專用蘭室大小可根據所養(yǎng)盆數和發(fā)展前景而定。蘭臺長短、闊狹亦可根據室內面積靈活布置,但總以操作方便、通風透光為宜。
如業(yè)余養(yǎng)蘭者因居住條件所限,可利用室外朝南向陽沿墻處,一面借墻,另三面用磚砌成單斜式地箱,面積大小,按盆缽多少而定。地箱上面,斜蓋靈活關閉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蘭葉長而高的應座放在倒置空花盆上或疊成有合適高度的磚塊、條木、水泥板上,低矮的逐行向前排列,所有葉尖或環(huán)葉頂部都不能觸及窗面。在嚴寒季節(jié),每當氣溫過低或風雪日子里,斜窗上必須覆蓋足夠防止寒氣侵入的草簾或其他遮蓋物。在天氣晴和時,尤當立春以后,當陽光普照時,應及早揭除御寒遮蓋物。臨近中午,靠墻一端窗沿用木塊或其他物體擱起,露有寸余隙縫。如天氣晴和無風,可將蓋窗全部揭除或半掩著,以便寒氣侵入。日常還要注意窗內玻璃面上不能凝聚過多水滴,否則滴下葉叢后,沾濕部位,會發(fā)生爛斑,逐漸枯死。
3.加溫設備 主要在數九寒天,氣溫過低時,為了確保蘭花正常生長所必要溫度而附設的。
(1)明火 這是最簡易的方法,適合于業(yè)余養(yǎng)蘭者或盆數少,以及受條件限住地區(qū)使用。使用時,先在蘭室內適當地方設置火盆(有鐵制或陶質缸等)。加溫前,先在容器底層放些冷灰,如用陶質火缸,灰層要厚些。然后把燃旺的炭基(由炭屑拌和少許泥土經模壓制成的圓柱狀形體)放入數個,接著在上面添加一層未經燃著的炭基,根據火候,不斷添加;亦可用散塊炭放在火盆中燃燒加溫。但這種方法,因火苗亂竄,持續(xù)時間又短,必須有專人看守,并且要遠離蘭臺,以免發(fā)生灼傷靠近蘭草。用炭基火炭塊燃燒加溫,雖然沒有煤氣發(fā)生,但由于直接在室內明火燃燒,勢必影響濕度,這是缺點。
(2)火龍 在蘭室墻外設置一付火灶,灶上放一水鍋,水灶煙道接通蘭室中地面上的煙道(用磚塊砌成或水泥涵筒銜接成),通向另一端室外的煙囪。利用煙道散發(fā)出熱量達到加溫目的。這種加溫設備,特別要注意煙道不能漏煙。
(3)暖氣 利用鍋爐房熱水通過管道散發(fā)出熱量。由于依靠機械控制,隨時可以調節(jié)合適溫度,且散熱均勻,故蘭室內不易發(fā)生干燥現象,是最理想的加溫設備,只是費用較大;僅適于大型溫室使用。有家庭暖氣或暖爐時,可利用使蘭花安全過冬,一舉兩得。
至于近代空調設備和各種電熱、紅外線取暖器等裝置,對植物發(fā)育非常有利,但費用高昂。
(五)棚架和蘭臺
蘭花習性喜愛陰涼、透風之處,假如沒有適當庇蔭,任其受陽光不斷曝曬,葉片發(fā)黃、粗糙,尤其在炎熱季節(jié),更易曬焦葉尖,甚至枯萎死亡。為此,必須按照蘭花庇蔭習性,設置蔭棚設備。搭設蔭棚,可根據所在場地大小和周圍環(huán)境而定。如系私人庭園,四周有圍墻,蔭棚高度有三米左右便夠了,總之,以通風透光為主。蔭棚結構所用材料,有用粗毛竹或耐爛樹材,也有用角鐵、水泥柱的,后者比較經久耐用。搭好后,棚頂放上遮蔭簾子,可依棚架大小、長短編制,多采用棕線編成,有單扇或多扇聯接而成。用草繩編制蘆簾經不起日曬雨淋,很不耐用。如蔭棚面積短小,亦可用竹絲簾,不過造價較高,頗不合算。
簾子可分稀、密二種,根據蘭花在不同季節(jié)要求的光線強度而定,在春秋兩季可使用稀簾,盛夏炎熱期間使用密簾。使用時又可分為靈活式和繩卷式兩種,前一種僅用手或竹桿將簾子挑鋪展平,二端用繩索臨時縛住固定,當日落前,收攏園軸狀,留放在棚頂一端或搬回室內,避免夜露雨淋,以延長簾子使用壽命,操作比較麻煩;后一種,先在簾子兩頭各縛上一根細竹桿,一端先用細繩將其固定在棚頂橫梁上,在另一端橫梁上按一定開闊距離縛上二只定滑輪(俗稱葫蘆),再用二根足夠收放簾子的粗棕繩分別通過定滑輪,沿著簾子圈繞過去接牢另一端的簾子竹桿上。這樣就可以將簾子展開和卷上,運用自如,靈活方便。
遮蔭蘆簾,除作為日常庇蔭外,在早春和晚秋夜間,亦可防止霜害。另在蘭花花蕊含苞待放前,必須有適度散射日光照射否則花色黯淡,所以亦可作為花期養(yǎng)護之用。
除蘆簾蔭棚外,又需備有一種人字形布幔。在黃梅霪雨期間,雨水過多,濕度過高,蘭草容易發(fā)生黑斑病,或造成新葉徒長孱弱。又如盛夏期間,常有雷暴雨侵襲,雨滴大而急,容易沖壞盆面泥層(主要指具有高盆面形式),露出蘭根,此時恰值新根滋長,如來不及補土壅培,受暑熱蒸曬,極易受傷。為此,最好在蘭棚設置一個可隨時收斂的人字形布幔作為暫時庇護場用,一待雨過天晴仍需隨時收去,改遮密廉。這種布幔除有上述作用外,在蕙蘭等大排鈴時,可避免受雨淋而影響花品的良好養(yǎng)護設施。
蘭花臺架,可分為階梯式和平臺式。另一種最簡單的辦法是把盆栽蘭花就地座放在地上或倒置的空花盆底上,或放在由磚塊、石條砌成的臺階上。這種僅供業(yè)余養(yǎng)蘭愛好者使用,但設備簡陋既不雅觀,又因離地太遠,通風差,容易遭受蟲害,更易受暑熱蒸害。所以,一般都采用遠離地面的平臺式蘭架,其高度以一米左右較為理想,臺面寬以1--1.5米為宜,過寬,在日常澆水、施肥、除草、除蟲等操作管理時不方便。各平臺之間必須留有通道。搭置臺架時,先用磚石砌成4--6個牢固臺腳,或用水泥管作為臺柱,然后橫擱上足以負重的粗木或水泥條,再將粗約7--8公分的方木條或闊約20公分水泥板(最好在板中央有一條縱向寬縫,便于泄水和促使上下空氣對流),逐一擱在上面。每根木條或水泥板之間都應留5--7公分間距,便于蘭盆底孔對準縫隙,利用通風、對流和泄水作用。安放盆蘭時應避開棚頂橫、縱梁木,否則和重新添植翠云草等手續(xù),浪費工時。
另一種為日本流行的吊架式。先用木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狹長形框架,盆蘭懸座在框架中間。每個框架都是只容單行排列。這種吊架式以私人玩植少數盆蘭時使用為妥。它的特點,通風透氣性強,又可作為蘭花開花時作為架設觀賞之用。
上述各種臺架,除作為日常露天置放盆蘭外,越冬期間亦可移置室內。為使耐用,所有木質條、板必須要能更換,并用桐油涂抹,以便在進房或出房時分批洗汰干凈,達到防腐保護作用。水泥板雖然經久耐用,但在炎熱季節(jié)不易散熱,又當雷暴雨后蒸散出的熱氣大,對蘭草有影響,所以在條件許可下,以木條作臺面比較理想。
(六))蘭花盆缽
培養(yǎng)蘭花,除露地栽培外,為了便于管理和欣賞,需要有合適的容器,既能起到美觀作用,又要符合蘭花習性的要求。按我國的習慣,用各式各樣的花缽,按花缽的材料,主要有下列幾種:
1.瓦盆 這類盆缽,是用一般粘土坯燒成的,吸濕性較大,透氣性強,排水良好,常用于盆栽花木。在燒制時沒有印過水的為紅色,質地松脆,經常年使用后,盆體表層時常自然駁蝕,不耐久用,牢固性較差;另一種盆,是經過印水的,呈灰黑色,質地比紅色堅實,瓦盆形式有敞口、高腰、小底等多種。口徑由5--30厘米不等。這類盆雖屬價廉物美,但因形色不美觀,如當作室內觀賞或陳列展覽時,應另外套上形式優(yōu)美、色彩相宜的盆缽,借以襯托出蘭花的秀姿神韻。
2.瓷盆 由瓷土制坯燒成,質地細膩,色澤光亮,有青花、寶蘭、均紅、全白、乳黃、豆青等色澤以及冰紋等等。形式有喇叭口、斗方、簽筒、鼓形、圓碗形,以及海棠和多角形等。這類瓷盆,由于質地緊密,透氣性極差,又不易散發(fā)水分,故一般多作裝飾套盆之用。
3.釉盆 這類盆是先由陶土制坯,再在外圍涂抹上彩釉燒成。其色澤光潤多彩,以均釉、白釉、蘭釉等最為常見。形式繁多,且有貼花、半釉、彩繪、浮雕等。為養(yǎng)蘭盆缽中使用最多之物。
4.砂盆 由于質地不同,有紫砂、紅砂、白砂、烏砂、鐵砂和梨皮泥等。形式有金鐘式、海棠邊形、鍋底形、喇叭形口等。砂盆色澤古雅,質地堅實,比瓷、釉等花盆透氣性強,是藝蘭界廣泛采用的盆缽之一。
5.蛇木缽 由蛇木樹干材制成。蛇木樹盛產我國臺灣省山岳中海拔二千五百米地帶,學名為Alsophlia pustulosa,Christ,又名蘭盆樹或筆筒樹,屬沙羅科(Cyatheaceae),是一種羊齒植樹,樹高可達二丈左右,最大直徑可達二尺多。干材中空如竹,截成段,挖除其中殘留木質部,再經刨光加底,即制成蘭盆。新的蛇木盆因組織疏松,通氣性良好,又容易排水,最適宜種氣生蘭。用過幾年后的蛇木盆,適宜于種植地生蘭類。此種蛇木缽在臺灣廣泛采用。
上述各種蘭花盆,雖各有特點,但在培養(yǎng)名種蘭花時應用最廣泛者,當推砂盆和釉盆二類。盆的形式,以喇叭形、高腰敞口圓盆、鍋底圓盆、金鐘式等最為適用,因盆呈圓形后,蘭花花蕊無論生在哪一方位,均可隨其轉換,作為正面觀賞,又不影響盆體形式的美觀。蘭花根為好氣性肉質根,需要具有透氣、泄水強的環(huán)境,所以盆底座宜高足鼎立,以便加強空氣對流作用。盆腳高度一般以3--5厘米,盆底泄水孔直徑應有3--5厘米大。
春蘭根系比較細短,可用喇叭形、圓形盆;蕙蘭根系粗長,宜用高腰金鐘形、深鍋底圓盆或高深多角形盆為好。其他地生蘭類根系更為粗壯長大、密集,應以大號高深或圓闊之盆種植,而且宜大不宜小,以便有充分的土壤容積,便于根系舒展。
所有各種盆缽,在未使用前必須先放入清水中浸漬一段時間,待其吸足水分和消除火氣后再使用為好。
(七)培養(yǎng)土
我國傳統(tǒng)栽培蘭花,大多采用疏松細軟,又不粘結的腐殖質土。這種土壤俗稱為蘭花泥,系采取盛產地生蘭山區(qū)一帶的土壤。挖取時先將表層苔蘚、雜草之類除去,選取厚的數寸的泥層,或從山崖巖石上、石隙間挖取。這種蘭花泥數量較少,但質地優(yōu)良。如因受地理條件限制,一時找不到這種良好的腐殖土,也可利用附近山區(qū)的疏松土壤或采用田土、砂質土、摻雜腐熟綠肥、油粕等配制而成,亦能使用。但對含有鹽堿性漬土和重粘性土壤,因不適于蘭草生長習性,則不能采用。為了能適合培養(yǎng)各種地生蘭類生長要求,必須祥加選擇,現分別介紹如下:
1.腐殖土 即俗稱為蘭花泥或山泥。呈弱酸性。按我國江南一帶習慣,大多采用浙江余姚的燕窩嶺富陽的石牛山,杭州保叔塔周圍的山泥,亦有江蘇宜興銅管山,南通軍山泥,常熟虞山子游泥等。這些泥質疏松,握在手中呈團塊狀,松手攤開微加抖動,即松散開。泥的顏色以棕黑色和黑色者為優(yōu),帶褐色或紫赤色者較次。無論何種顏色山泥,總以質地疏松、泄水性較快為佳。但,如泥質過分細微似粉末狀,受水后,容易造成盆面泥層有裂縫或盆沿泥層與盆壁間發(fā)生隙縫狀(俗稱脫殼),這種過細泥土并不理想。泥質好壞與適用與否,簡單檢驗法是,用手指細捻,如有砂質感,或擲入水中,絕大部分沉下,有少量微塵埃狀漂浮水面,這種蘭花泥比較合乎要求。如輕浮水面多,質量定差,使用時必須摻和一些從蘭花泥中篩出的細砂粒狀碎土。當然,這僅是直感試測,無論哪種泥,還要通過實際應用,方能斷其優(yōu)劣。優(yōu)質蘭花不是全山都有,最合乎理想的,可從叢生蘭草地帶選取。運回蘭泥先平薄攤在地上,讓陽光照曬,并逐層翻曬數日,達到日光消毒殺菌作用。然后用細篩逐一分批過篩,浮在篩面泥上的零碎樹根、雜草、細石等隨手揀出。篩下的泥土和存在篩中的細粒泥分別儲藏在室內的缸中,勿受雨淋。
腐殖土由于價格較貴,主要用作栽培細種蘭花。根據春蘭性喜微潤,宜用稍細泥粒種之。蕙蘭喜潤中帶干,可以用稍粗泥土栽植。至于其他類蘭花因要求透氣性較強。根系粗壯發(fā)達,泥質更粗些亦無妨。
2.田土 即田間土壤,但必須選取疏松表土。并摻入少許砂質土或少量礱糠灰,再加入些腐熟堆肥或發(fā)酵腐熱的豆餅、菜籽餅肥等有機肥料,促使改良土壤結構,加強肥效。經過多次逐層翻堆拌勻后,再分批過篩,粗細泥分開,存放在不受雨淋的地方。這種泥土由于泥質微呈中性,沒有腐殖土那樣良好,所以只能在沒有合適的腐殖土或山林間砂質壤土時勉強使用,大半只適用于作為栽培粗種蘭花之用。
3.牛糞土 將發(fā)酵后的干牛糞敲碎研細,混入砂質土壤或田土,以1:3比例配制成。最好選取冬季吃干飼料的牛糞,因干草料經反后,雖然纖維細碎,但是仍富有彈性,又是植物纖維,含有一定養(yǎng)分。這種牛糞土松軟多肥,極適合蘭根好氣習性。我國臺灣省藝蘭界常采用這種牛糞土作為培養(yǎng)地生蘭類的填充材料,效果良好。
4.蛇木屑土 用栽種過氣生蘭的蛇木屑,混雜碎苔和少量砂質土壤、田土等配制而成。蛇木屑中雖不含有特殊養(yǎng)分,但因屬植物纖維質地,混雜泥土中,能起松疏土壤,可加強通氣、排水性能。據臺灣省藝蘭界長期實踐證明,它與栽植在土壤中的地生蘭的生長情況相比較,生長在蛇木屑土中的植株不僅茁壯茂盛,最顯著的花期能延長?--?時間。蛇木屑土,以培養(yǎng)報歲蘭和寒蘭最見成效。
5.烤土 先挖取田間表土或山林地帶叢生雜草的土壤,構成小堆,把它中間挖空,焚火烤燒。由于經過火烤,一方面泥中蟲卵等都被殺死,土質又變松;但另一方面,土中一些富有肥效的有機物,也幾乎全被焚化。所以,應添加入一些有機肥料(切不能摻入人糞肥),方能有利于蘭花生長。這種烤土,一般只適宜于栽培秋蘭、寒蘭和報歲蘭等。
6.浸泥 將挖回的山泥先放入稻草制成的圍窩中,向泥中微灑些清水,逐層拌勻,然后蓋上草蓋,任其自然發(fā)熱,以便把混雜在泥中的蟲卵、土蠶等殺死。經過十多天,把泥取出,倒入水缸中,灌滿清水,翌日撈去漂浮水面的殘根枯草等雜屑之物,間隔數日再翻攪一次,接著換水。經十多天后,將泥倒出,攤在地上,受日曬風吹,待泥質干后,隨即灌澆腐熟的綠肥。如百草汁和爛成泥漿狀的沉淀物,拌勻研細,堆放在避雨之處火容器中。這種調制成的浸泥,僅省掉過篩和利用水浸消除蟲卵、草籽等雜物而已,是我國古時養(yǎng)蘭常用的培養(yǎng)土之一,今天大都不采用了。
(八)澆水
蘭花習性喜愛生長在陰涼濕潤環(huán)境中,所謂濕潤決不是說必須在土壤中澆灌大量水分,而是給予其適合生長的必要濕度。蘭花類葉片較厚,被有角質層,又有肥大假球莖和肉質根,它們除能貯藏一定養(yǎng)分外,亦能蓄積一定水分,以備在短暫干燥時自行調節(jié),不易很快干死。但泥土過干,假球莖干癟或其他組織因失水而影響代謝作用。如水分過多,造成土壤積水,透氣性差,阻塞根部透氣性,并影響吸收水分,容易引起爛根。另外,組織中細胞壁充水,葉面氣孔張開,又引起內含養(yǎng)分淡薄,造成組織纖弱,生長不良,由此極易發(fā)生病害。
通過藝蘭愛好者們和園藝家們長期實踐和研究,認為蘭花一般需要的濕度約為40-65%。地生蘭類在生長期間,如遇氣溫高時所需濕度,白天為百分之70--80%,夜間因溫度降低,相對濕度增加,這時濕度可達百分之80--90%。依照這些科學測定,掌握蘭花在生長期間各個階段中對于濕度要求,因地制宜,靈活管理。
“立春”以后,氣候逐漸轉暖,蘭花轉入正常生長階段,花蕊漸漸抽長,這時土壤應保持濕潤。在天氣晴和的中午,把盆栽蘭花分批搬在室外陽光下,用帶有細孔噴頭的長頸噴壺逐盆噴澆,沖刷掉葉面存積塵垢,以免阻塞氣孔,另借此保持盆面泥層濕潤(尤其高盆面式,泥層高出盆口,容易干燥)。如發(fā)現盆面泥層過于發(fā)白,就必須多澆幾遍,直至盆底泄水孔有水漏出為止。其后必定要待葉面和葉鞘內水漬吹干后方能搬回室內。在此期間,一般情況下,每隔四五天噴水一次。“驚蟄”后,無花春蘭和蕙蘭剛由室內移出露天栽培,受風吹日曬,盆土容易干燥,尤其根系的新根尖和芽點開始萌動,所以日常澆水宜勤,但水量不能太多。如遇久雨時,盆中切忌積水,以防爛根。“立夏”以后,春蘭和蕙蘭的花期已過,凡屬開花過后的盆蘭(包括寒蘭、報歲蘭),在這個時候土壤濕度應比一般盆栽蘭花稍干些,因為在花后,大多有短暫的半休眠時期,生長緩慢,葉面蒸發(fā)少。六月起,天氣漸熱,子草(即幼芽)成長速度加快,開始逐步破土而出,此時,要多加注意土壤濕度,經常用清水噴灑葉片,并淋濕蘭臺,構成一定濕潤微域氣候,有利于子草抽長放葉,但當進入黃梅雨季時,經常霉雨連綿,造成濕度過高,此時相反要控制澆水或甚至移放避雨之處,否則,葉面上常發(fā)生黑色斑點、塊(俗稱鷓鴣斑),這種病狀在春蘭中肥環(huán)草和素心瓣型的葉片上最易受害。入伏后,轉入高溫炎熱時期,除加強遮蔭外,還要經常細心保持土壤一定濕度。在每日日出前用清水噴灑葉片和盆面,以濕透盆面為止。假如發(fā)現蔭棚內濕度不夠,盆面容易暗自,翠云草長得蒼老、垂軟,那必須在蘭臺上下和人行步道或鄰近墻壁上灑水,以增加濕氣,減少蘭草體內水分消耗。盛夏期間,常有雷暴雨發(fā)生,如在中午前后,雨后空氣反而顯得悶熱異常,及時用清水噴灑淋濕盆面,清除濕熱。白露后,氣溫漸轉秋涼,又有夜露滋潤,新草長勢已停,蘭蕊破土成長緩慢,此時可減少灌水量,但如發(fā)現盆泥干燥時必須澆水至濕潤為度,余外可根據土壤干濕情況而定。在這一階段天氣常有久晴天熱情況,俗稱為“木樨蒸”,仍要細心注意干濕度,以防過干。中秋后,氣溫亦常有偏高現象,空氣過于干燥,如澆水不足,盆內泥層常常發(fā)生細微裂縫或盆壁脫殼等,這種現象在江南一帶俗稱“菱角燥”,盆蘭最易受傷,影響生長,花蕊受萎,或來年花開僵硬,花?s短。所以,這時除早晚澆水外,還須噴葉水一二次。晚秋期間,盆蘭新草已由新綠轉舊濃,花蕊大衣殼俱見,如遇久雨多濕,新葉上最易發(fā)生黑斑點,且花蕊常有“爛衣”(即苞殼腐爛)現象。這時應設法避雨,或減少灌水量,多受陽光照射。及至氣候漸轉寒涼時,可間隔數日澆水一次,并讓其受全日陽光照射。
周年澆水程度,還應根據各地季節(jié)實際氣溫高低,盆缽大小,植株多少,品種特性,因地制宜。
澆水時間,一般來講,春秋二季在早晨進行,盛夏炎熱期間應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時為宜,初冬和早春時期可在日出當頂,氣溫稍暖后澆水。進房過冬期間,必須在晴天中午前后澆水,但應注意避免沾濕葉面或侵入葉鞘內。
澆灌用水最好利用積聚的雨水,如用自來水應事前存放在水缸中,待其中消毒劑分解后再使用。用河水亦要注意附近有否工廠大量排出廢水,以免受污染毒害。井水往往含有鹽分,不宜作澆灌用水?傊盟灾行詾榧。
容水器最好半截埋在土中,尤其在炎熱期間,更需有遮蔭,使水溫不致過高,否則驟然冷熱刺激,有傷根、葉。
澆水工具,以帶有細孔長頸噴頭(俗稱蓮蓬頭)水壺澆水為好,因噴出水滴細小,不易沖散盆面泥層,噴灑面積大而勻。在室內養(yǎng)護期間澆水,只能用細口水壺澆水,以免灑及葉部。另如盆面上沒有鋪設翠云草或苔草掩護時,在日常澆水時,除用細孔噴頭水壺澆水外,應把長頸嘴口湊近盆面澆,或將水澆在置于盆面泥層上的瓦片上,使散流開,這樣可以減少對疏松腐殖土被水沖刷露出根部之患。
除用噴壺澆水外,尚有浸盆法,就是把蘭盆浸入水中,讓水通過盆底孔眼,徐徐滲透泥層。這種方法,雖然能使盆泥吸足水分,但如剛翻盆新栽的盆蘭不宜浸入過深,僅齊盆腰即可。如過深及盆面,因受水的壓力,盆中新土容易被滲入水分上浮,造成泥層松動,根系不能很好與土壤吻合。當呈飽和狀態(tài)取出時,過多水分雖能逐漸排泄出,但泥垛已被松動,此時,必須用手指輕輕按捺表土,促使緊密些。如系過干老盆口,采用浸盆法補足濕度,還是理想的方法之一。
我國有句民諺:“干蘭濕菊”,對這句話應相對去理解和認識它的實質,這僅是指兩種植物對水分要求不同程度而已。雖說蘭花喜偏干,實則卻是喜愛生長在干而不燥的濕潤環(huán)境中。我國藝蘭先輩們所說:“春喜潤,夏秋喜微潮,冬須潤中帶干”,充分說明了蘭花在不同時期內對干濕度要求的道理。
(九)陽光
萬物生長靠太陽,這說明了光照對植物的重要性。蘭花雖是喜陰性植物,但不等于不腰陽光,只是在各個季節(jié)范圍內所需日光照射強弱和時間長短而言。一般來講,蘭花喜在散射光照下生長。由于人們對蘭花習性好陰這點有片面的理解,在栽培時總愛把它安放在少見陽光的地方。由于在生長階段中沒有滿足各個時期內所需的光照,所以光合作用制造的養(yǎng)分及其濃度不夠(當然與施肥、澆水、除蟲等亦有關系),造成莖葉瘦弱,植株往往不能生發(fā)花蕊,所以人們常有“養(yǎng)蘭容易,復花難”的說法,說明陽光對蘭花的重要性。
由于蘭花種類不同,對陽光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講來,春蘭喜偏陰,蕙蘭、秋蘭等可稍陽,但也要根據養(yǎng)蘭場所周圍環(huán)境因地制宜。如系狹小庭園、天井或有高墻圍繞情況下,春蘭類在“驚蟄”出房后至“清明”期間,除中午前后用疏簾遮蔭外,一般可不必遮蔭;蕙蘭等在“谷雨”至“小滿”期間臨近中午時遮蔭,午后當太陽稍偏,即可收簾。如此以后,生發(fā)子草壯大且多,優(yōu)秋間生發(fā)花蕾亦多;蕙蘭中尤其潘綠品種,在那個時期可不必遮蔭,任其多受陽光,否則,雖然滿盆繁茂蘭草,還是不易生發(fā)花蕊。又如蕙蘭中赤花一類在遮蔭期間應放置早受陽光的一端臺沿,以便及早受到朝陽,至于綠蕙類;尤其屬肥環(huán)形蘭草和素心瓣品種,就應放入蘭棚中間位置,比一般品種少受些陽光為宜。如養(yǎng)蘭場所較空曠,自春分開始,上午約九時起就要放簾遮蔭,蕙蘭等可在下午提早收簾。在江浙一帶,自“小滿”節(jié)氣開始,上午起直至落日偏西時都必須遮蔭。進入盛夏炎熱期間,改用密簾遮蔭,當朝陽初升,立即放簾及至傍晚前蘭棚中曬不到陽光時方可揭除。
凡在遮蔭期間,如遇久雨,因濕度大,蘭葉嬌嫩,尤其在子芽發(fā)展成新草階段中更要注意免受驟然驕陽烘灼,應及時放簾。在雷暴雨后更應注意這點。
“白露”以后,天氣漸轉秋涼,新草都已長成,花蕾已破土長定。此時可不必遮蔭,相反要多受陽光,促進光合作用,蓄積更多養(yǎng)料,有利于來年生長,花蕾亦可飽滿挺拔。
在進入室內過冬養(yǎng)護期間,窗戶上的玻璃要經常保持清潔、明亮,使其充分透光。如在晴日當空,室外又不滴水冰凍時,在中午時,可虛掩窗戶,迎入暖陽,既達到通風透光,又增加了室溫。初春無風晴和之日,在中午前,可把盆蘭分批放在陽光下多曬一會?傊,在初夏至早秋期間,切忌多受陽光直接曝曬。
在培養(yǎng)蘭花過程中,我國藝蘭先輩們有著豐富實踐經驗,他們總結成“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諺語,也就是對水分、陽光在蘭花各個生長階段中不同需要程度,這些富有卓見和成效的知識和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十一)翻盆
盆栽蘭花由于受盆域容積限制,盆內土壤經蘭花連年生長,養(yǎng)料幾乎消耗殆盡,且根系過密,植株過多,很難再長繁茂,同時也有礙觀瞻。為了促使更好生長和繁殖,必須翻盆換土或進行分株,F列述如下:
1.條件 盆中植株繁多,顯得過擠,或是由于蘭草和假球莖新陳代謝關系,偏向一邊叢生,既不能良好生長,又不雅觀。更因根系盤繞過多,新根無法舒展,死亡老根殘留泥中,引起干濕不勻或傳染病菌。日久以后,在這有限盆域內,所發(fā)新草,每每愈生愈小,愈擠緊。此時,必須翻盆分株另栽。另如發(fā)現植株生長勢差,或根部受害,亦應及時翻盆換土重栽。翻盆前幾天,盆泥不可過濕,否則難以脫盆拆垛,并且容易折斷蘭根。
2.時間 在一年之中的春、秋、冬三季都可進行,只要避免酷熱和冰凍。最恰當時期以“春分”后,“立夏”前;或在“秋分”后,“立冬”前最為合適。
3.選盆 盆的規(guī)格,應根據蘭花種類和葉束多少,以及長勢而定。春蘭根系一般多比其他蘭花細而短,擇盆時可用敞口尖底、鼎足或深度稍淺鍋底形盆。蕙蘭根系粗長,要選用高腰、金鐘形或大號喇叭形、深圓盆等。至于夏蘭、秋蘭、寒蘭、報歲蘭類,因盆栽植株宜多不宜少(起碼要有四、五筒草或更多些,方容易年年盛花),故必須用特大號盆(如俗稱“尺八”盆)。
4.栽法 基本上與分株法相同,為了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它,現詳述如下: 翻盆前,先將盆面上翠云草帶土鏟下,安放一傍。然后倒置蘭盆,一手的二個指頭夾住葉束基部,托住泥垛,大拇指擱住盆沿,另一手掌沿著盆邊輕輕連叩(圖19-1)。泥垛與盆松動后,把它們脫離,泥垛平座著或側放在操作臺上,掰散泥垛(圖19-2)。如根系盤結,不易拆散泥垛,可用鈍頭竹簽或其他合適工具,細心剔除泥層。隨接選擇高低、大小適宜盆缽,在底孔眼上用二片蚌殼凸面朝上平行蓋住,再用另二片按反方位同樣疊蓋,壘到一定高度,形成錐體(高約全盆四分之一,最高不可超越盆深的三分之一)(圖19-3)。然后將粗泥粒灌入,厚約1厘米,上面加放些細如黃豆般泥粒,及至蓋沒蚌殼為主。再填入細泥(可根據根系長短和根勢而定深淺),接著把洗凈涼干的根系理直順勢放下,勻散座落在錐形泥垛上(圖19-4)。此時,一手按穩(wěn)蘭根,另用泥鏟盛泥逐步加泥(圖19-5),加滿后,用手指順著根系按實泥土,促使不致窩根(圖19-6)。按實后,用牛角剔片或富有彈性竹片、鋼鐵片等沿著盆沿向內側掀捺成半弧形饅頭形盆面(圖19-7)。構成弧形盆面后,把帶泥翠云草均勻鋪設(見圖19-8),并在其上面稍微灑上些稀疏細泥,再輕輕按實(見圖19-9)。接著用長頸細孔頭噴壺邊噴邊修整盆面,直至濕透為止(圖19-10)。待泄水瀝干后,用彈性片重新修飾成圓整盆面(見圖19-11),然后移放在通風蔭涼處,養(yǎng)護十多天,直至盆面翠云草嫩梢透新,翠綠挺拔時方可移放蘭臺上。 由于蘭花種類不同,習性各異,以及植株生長勢強弱,在培植中所用盆面有下列諸式:
(1) 饅頭形 為了增強盆栽蘭花透氣性和獲得一定濕度,在栽種時,蘭花假球莖和根系上部應高于盆面之上2—3厘米,如上面栽法所述,用泥逐步按實壘成弧形盆面。這種形式盆面,適合春蘭和蕙蘭、秋蘭的中小草為宜。
(2) 馬蹄形 凡根系發(fā)達且長,葉叢又多的春蘭和蕙蘭,可用這種形式栽種。在壘盆面時,從盆沿弧度逐步按成馬蹄形。準會在盆面由于四周高坡斜度小,聳起泥層厚寬,頂部比饅頭形平寬,容易通風透氣,干濕調勻,所以生長勢旺盛,容易生發(fā)花芽。這是作者長期實踐中從馬蹄形盆面形式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形式。
(3) 傾斜形 屬于馬蹄形式的一種變形,正面向一邊的弧度小于背向。這種形式適宜于栽植葉束僅有二、三筒或經分株后分下的中、小草,以及附著小草較多假球莖群情況下使用。種植時應將長大老草微向后仰,中、小草朝正面向,便于多受光照,促使日后葉芽朝空曠部位衍生,調正葉束分布,又利于生發(fā)花芽。
(4) 平盆面 盆面土壤呈平坦狀。這種形式適宜栽植一般蘭花或分株繁殖中分下來的帶根假球莖,以及細瘦短草植株。另如春蘭、秋蘭、寒蘭、報歲蘭等因生長勢強盛,用土較粗,適應性大,所以大都以平盆面形式栽植。 上述各種形式盆面,為了保護其形式牢固性和美觀,必須鋪設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或地柏(Selaginella kraussiana),這二種都屬卷柏科的多年性常綠草本,原產山野蔭涼之處,葉片呈米粒般,對生,鱗片狀,密集著生在纖細匍伏莖上,多分枝蔓延,到處生根,叢密扎入土中。在無法找到上述二種植物時,亦可用青苔鋪敷,但因苔草密度過濃而緊,土面透氣性較差,不夠理想。在國外也有用黑色、褐色或灰白色細小如豆粒般石子鋪敷盆面上,但這些石子對于盆面溫濕度和透氣性調節(jié)比不上翠云草的良好和美觀,且石子只能鋪設在平盆面上。至于是否適合我國蘭蕙類盆面,尚待研究和實踐之中。 盆面上翠云草長勢甚速,假如任其雜亂生長,四出蔓延,往往盈滿盆面,俯垂盆沿外側,又厚薄不勻,反不美觀,更易爭奪土中肥料。更因新陳代謝,底層老葉衰老殘死后,受盆面濕氣影響,發(fā)生霉爛現象。所以,春暖后新枝叢生,交叉繚亂,這時用剪刀齊盆沿水漕處剪除蔓延部分,接著用手指輕輕捺住盆面翠云草層,齊著平放手指高度,順著盆面弧度逐漸修剪整齊;第二次,在立秋之后進行,此時翠云草葉背密生孢子,草層較春季時尤厚,受秋涼溫濕相宜,長勢更盛。先按前法剪除溢出盆沿翠云草,然后一手的幾個手指捺住翠云草層,另一只手輕輕捻住葉叢表層,沿外側方向摘除,使葉層稀疏且薄。水漕內全部清除不留。堆制各種盆面時,由于蘭花泥松細如砂,不富粘性。如過干,難以壘成高弧度泥垛,且一經澆水,盆面表土勢必傾瀉下,露出假球莖和蘭根;過濕,按捺有弧度形式時,使泥層過實或根系隙縫間堅實不勻。所以,在翻盆前必須先用清水灑濕蘭泥,達到八分干二分濕程度,這樣,容易壘制成上述各種形式盆面。
(十二)護葉
盆栽蘭花,除欣賞它的幽芳、秀姿外,所著生葉片多細狹半垂,受微風飄拂,婀娜多姿,有著詩情畫意。所以養(yǎng)護好蘭草亦是日常工作中必須注意事項之一。滿盆葳蕤蘭草如受狂風暴雨吹襲,易受折損傷,輕則拂掃盆面,葉尖擾壞,或受泥濺沾污葉面,有礙雅觀。有時蘭葉中脈常有縱向破裂現象,形成上半段葉片重折狹,既影響葉姿又有礙生長。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凡葉束過多的盆蘭,在其盆沿土中插入幾根細竹作為支撐點,在上部用棕絲或細線環(huán)纏繞一周,這樣,線圈攏住四披蘭葉,風吹飄拂時,不致擾拂盆面,或折裂中脈。如發(fā)現葉片有縱裂時,用細棕絲環(huán)纏葉片,使裂口合緊,以免裂縫、折痕延伸。
(十三)花時管理和修飾 蘭花起蕊至盛放期間,必須精心管理,并進行人工修飾,否則難以達到花開挺拔,姿容秀麗。而且會造成同一品字,盛花時花姿粗劣,型、色失常,或因花開過久,養(yǎng)分消耗過多,影響日后葉芽和花芽的正常發(fā)育。這里,非但涉及到日常培養(yǎng)和管理技術的問題,也是一種藝術性技巧。現詳述如下:
1.當蘭花起蕊厚,如蘭草纖弱、有病害或在深秋時生發(fā)秋蕊,都不能留存。在老草后龍(老假球莖)間所生發(fā)的花蕊,只宜選留健壯飽滿的一個,如前龍(隔年新生假球莖)有花,寧留前龍的花蕊,摘掉后龍花蕊。如因擠生歪斜或在盆沿一側生出花蕊豆不宜留存。
2.進房過冬養(yǎng)護期間,凡帶有花蕾的盆蘭盈放置在靠近玻璃窗的臺架上,便于多受陽光。如春蘭中早開品種,當花蕊透出“雞嘴”時,就不能多受陽光直射。寒蘭和報歲蘭不受影響。冬末春初,如室內溫濕度驟高,盆缽外圍綴滿水汽珠滴,應及時加強通風。日常澆水過程中尤須避免水滴侵入苞衣之中,否則,極易引起腐爛。
3.每盆春蘭最好只留二枝花,蕙蘭可留三枝,其他種類稍多亦無妨。及至含苞待放前,根據花莖高低,蕊頭三瓣的“搭口”結合盆中葉束多少和生長勢,去弱留強者。
4.盆蘭出房時,凡有花的仍暫留室內,至“驚蟄”節(jié)后方可移出,每晚遮蓋蘆簾,以防晚霜侵害。當春蘭綻蕊舒瓣時再搬回室內陳列,室內要保持通風透光。如氣溫不過低,夜間敞開氣窗或半掩門戶。凡透出貼肉小苞花朵,白天放在蔭棚狹,夜晚前移放在避露處,否則開花時花瓣容易發(fā)皺。有花蕙蘭最好要到“清明”時才能安放在蔭棚下過夜。臨近“谷雨”前一星期,花蕊透出苞衣四五層,迅速抽箭撥長,是時,如遇雨天或久雨,應移放避雨之處,雨后及時遮簾,如受久淋或受日光照射,三瓣容易后反、落肩,瓣緣灼焦,捧瓣撐開,花色泛黃,素唇瓣更易如此。為了避免這些缺點,必須搭置人字形布蓬,把它們遮掩起來。尤當蕙蘭或其他一干多花的蘭花在小排鈴時,經常用清水噴濕布幔,給予一定濕氣,此后花莖撥長,花瓣收根放角、瓣幅都能增大,放足,花色俏臉,從而獲得理想開品。
5.上面談及干濕度和光照對花蕊的利害關系,為了能夠充分全面認識和及早掌握規(guī)律性,現分別詳述如下:
花莖 一般講來,濕度對春蘭花莖長短影響大,對蕙蘭等影響稍小些。春蘭中尤以荷瓣型所受影響最為顯著,例如蓋荷、楊氏素荷、楊氏素蝶等本系屬矮干,通常高僅三厘米,如若在花蕾期間沒有足夠濕潤環(huán)境,開花時,至此就大為遜色了。另如玉梅、翠梅、裹蝶、宋荷素、奎字、望京梅、綠云等,如干開,花莖高僅四厘米多,花大干矮,形型不相配,有損美觀。一莖多花的蕙蘭,正常干高應為20—30多厘米。在抽箭過程中,各花朵舒瓣放足后加重份量,而名貴品種大多屬“燈草梗”,細莖花多干又高,因此花莖常常發(fā)生微曲現象。為了促使花莖勁直,花朵排列有序,在小排鈴前,用細竹梗(最好在上面糊層紙條,或纏繞紗線,以防碰傷花莖,另可遮掩竹梗簡陋、粗糙狀)就近花莖處插入泥中,再用棉線在竹梗與花莖之間交叉綁扎,使竹梗與花干分開,避免風晃搖動而碰傷花莖。在花莖抽長延伸過程中,見上部又有微傾或歪斜勢態(tài),可在適當處加以綁扎,糾正姿態(tài),引成筆直。如此以后,干直花挺,方顯得神采奕奕。
肩 前面章節(jié)中談過,蘭花的二片副瓣以一字形態(tài)開品為理想花姿。如干濕不調勻,尤其濕度過大,花莖雖然可撥長,但在春蘭舒瓣前和一干多花的蘭花排鈴時,往往會引起落肩或大落肩,有損花形端正、美觀。又在荷瓣型中有“十荷九落肩”之說,這是藝蘭品評中對其習性的概括評價。所以,對此類花朵在剛舒瓣前要適當控制水分,另可在剛舒瓣之初,用細竹絲椏叉(叉中填少許棉花),撐抵住副瓣下部瓣緣,待其放足后,把竹絲叉拿去,頗見功效。其他瓣型中習性落肩的品種都可依此法防止過大落肩。
舌 蘭花三瓣搭口大或皺瓣品種,以及瓣中有硬筋花朵者,在綻蕊舒瓣前,由于它們的三瓣肉厚、圓緊裹住,瓣尖端部分容易與舌碰觸,引起唇瓣折痕、疙瘩痕,或形成歪舌等現象。這些情況在梅瓣型中常易發(fā)生,水仙瓣次之,荷瓣型因瓣間寬松,捧瓣無兜,絕少看到。如發(fā)現上述弊病時,可用鈍頭細圓骨簪沿著勾搭碰觸處,輕輕伸入其間挑離開。春蘭中蔡梅水仙、榮祥梅、永豐梅;蕙蘭中老染字、碧如梅、仙綠、潘綠等常有搭舌現象出現,故在開花期間必須詳加注意。
中窠 凡在花開“五瓣分窠”時,春蘭中蚌殼捧、剪刀捧、短圓捧、蒲扇捧、罄口捧和蕙蘭中官種形、滑口形、杏仁形等捧瓣容易撐開,始終“開天窗”(即呈八字形撐開狀)。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低劣開品,除在剛綻蕊舒瓣時少澆水、保持土壤稍帶干些外,一當盛放,如有撐開勢態(tài),可在大拇指上卷一層濕布條,靠住捧瓣下半部朝內側徐徐推動,經反復多次,即能糾正姿態(tài)。如已“開天窗”,可用骨簪伸入捧瓣內側,靠住中央部位,一手的食指指頭抵住瓣根處,拇指頭內側推彎瓣尖端部位。經輕微往復數次推動后,如仍不湊效,可用骨簪順著捧瓣內側呈弧形滑動多次,捧瓣既能合攏。但是,必須輕重適度,技巧熟練,否則花瓣容易揉壞或折斷。有兜的中窠有時亦出現“開天窗”現象,或可按前述方法進行修飾。
三瓣 盛放時,春蘭中的文團素、榮祥梅、水仙大富貴、張荷素、謝氏荷素、蕊蝶等;蕙蘭中的大一品、江南新極品、冠群等的三瓣經常發(fā)生往后傾現象,形成“武相”開品,有損瓣型柔美、秀姿。對此,可在舒瓣前或小排鈴時減少水分。如已呈后傾時,用骨簪貼住花瓣內側中央部位,另一手的食指微微抵住瓣外背部,拇指靠住花瓣放角處,把它往內微卷,即能糾正過來。
至于一些在舒瓣時能放寬、伸長收根放角的品種,以及異瓣型品種如春蘭中的奇種、梁溪蕊蝶、太極等和蕙蘭中的海鷗、朵云、十樣錦、雙舌、蜂蛾梅等,非但不能過干,相反要多濕潤些,以便促使花瓣舒展時更能顯示出瓣型特異姿態(tài)。
光照 蘭花開放前后,如任其受陽光直射,花瓣容易受灼或是色澤泛黃,素心瓣舌苔變白或呈微黃色,有損花容。尤其蕙蘭在大排鈴時綠花的色澤轉黯或是呈黃綠色;赤殼類顏色轉深。但如光照過弱,花色不俏。所以在蕊尖露出苞衣前應該放在稀簾下多受些散射陽光。當轉朵待放(即三瓣從裹搭中彈開時狀態(tài))或小排鈴時,最好移入布蓬下養(yǎng)護,這樣,花開俏麗、端正。
攔遮 蘭花盛開時常被分披四垂葉片遮掩。又有花容正面不與葉束分披方位相調和,為了糾正這種現象,可在含苞待放前,利用向光性促使花朵轉向,使花容正面恰到好處在葉叢左右分披、勻散之中;蛴弥窠z或骨簪等插入盆土中攔開遮掩葉片,使得花容、葉姿生態(tài),相輔相成,構成富有詩情畫意般的姿態(tài),使人賞心悅目。
剪花 蘭花花期可長達十多天,但為了不致養(yǎng)分徒耗,有損日后生長。春蘭自舒瓣后再可盛放六七天;一莖多花類自末端的花及至頂花放足后五六天為最適期,此后,應及時剪去。如系稀珍名種或盆中葉束僅有二三筒時,待花開二三天后,就應立即剪除。如盛放至柱蕊呈偏平狀,花色轉深黯,瓣尖、緣呈微黃色,緊邊僵老憔悴狀態(tài)時,這些都是表明開花過長了。總之,蘭花適當花期還應根據各類品種和花期長短習性,以及它們的生長勢而靈活掌握。
剪花時,可用剪刀持扁平狀齊著盆面剪下花莖,但殘留泥中的一段花莖,往往受濕后容易反正霉爛而引起感染,甚至帶來病害。所以,最好方式,宜用一手的二個手指沿著盆面夾持花莖,并輕微壓住泥面,另一手的二個手指離盆面寸余處捏住花莖,迅速向上一頓,撥出,這樣在泥中就不留殘莖了。
凡屬珍貴品種,如無必要展出,最好放在露天蔭棚下開花。當花朵剛放足后,立即剪除。剪下的花朵和花莖末端用火柴或酒精燈、燭火燈燒焦收口,以免傷口感染霉爛,亦可保持莖內養(yǎng)液;蛟跀嗝嫣幗葱┓涿,養(yǎng)在盛水花瓶中,仍可保存數天不萎。每逢蘭展盛會時,為了攜帶方便,或唯恐盆攔久置室內有傷蘭草,往往多用瓶養(yǎng)法展出。另有一種專用倒置玻璃爛瓶,使用時先灌些清水沾濕瓶壁,再倒掉積水,把剪下蘭花插入瓶塞中央細孔中,用濕紙或布、棉塞住孔隙,穩(wěn)直花莖。再把玻璃罩套上,由于瓶塞和罩口內徑是緊配毛玻璃,密封性強,瓶中又有一定濕氣,故花朵翠綠俏麗如常,歷經半月不衰。
一些花容標準或新品種的花朵,為了要作長期保藏留作標本鑒賞,在花瓣上用毛筆寫明品種名稱、年月、浸入灌有酒精或澄清石灰水等防腐液的標本瓶中。瓶口與瓶塞間用蠟或火漆等封住。
名稱牌 蘭花的各種園藝品種的葉片除少數具有特征形態(tài)便于認識外,往往由于品種繁多,養(yǎng)蘭者之間誤傳或所處環(huán)境影響,生長勢強弱關系,很容易混淆,難以辨認或誤稱。尤其在擁有品種、盆數眾多情況下,每當分株繁殖后交換品種名稱,但也不是絕對準確的,總不及備有詳細的名稱牌插在盆中便于核對,保證品種純真。標牌有鋁、鉛等金屬片,在上面用鋼印沖壓出號碼編號,或在塑料、化學膠片上,用漆寫上號碼或品種名稱。余者如竹、木等薄片雖亦可應用。至于作為展覽時的名稱牌,要造型優(yōu)美,美觀大方。形式和式樣的高大小應與盆面適度配合,使有藝術氣氛。
相關信息
□
蘭花栽培與管理
2011-1-19
□
蘭花的栽培與管理
2010-12-15
□
沈淵如《蘭花》栽培與管理
2008-6-30
□
蘭花的栽培與管理
2008-6-30
□
蘭花的栽培與管理
2013-3-20
□
蘭花的繁殖與栽培管理
2010-12-15
□
蘭花的室內栽培與管理
2010-12-15
□
水晶蘭花的栽培與管理
2010-4-28
□
碧龍?zhí)m苑蘭花栽培與管理方法
2010-4-28
□
氣候與蘭花管理
2010-12-15
□
蘭花栽培與指導
2010-12-15
□
九月蘭花栽培管理
2010-4-07
□
瓶蘭花培植與管理
2008-6-30
□
蘭花的培植與管理
2008-6-28
□
蘭花的冬季栽培管理
2010-12-15
□
蘭花栽培管理離不開哲理
2010-12-15
□
熱帶蘭花栽培管理措施
2010-4-07
□
蘭花的繁殖與種植管理
2012-4-22
□
蘭花的培植與管理技術介紹
2011-8-23
□
珠蘭栽培與管理
2011-6-0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與會員發(fā)布,僅供瀏覽參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謹慎采納.本站不做任何擔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意義,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轉載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③如轉載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本站取得聯系.
最新苗木資訊信息
苗木種植后的養(yǎng)護
栽植后回填土應盡量多填
種植前應進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反季節(jié)種植的苗木起挖前的準備工作
苗木屬地對比
今日苗木求購信息
0條
河南求購胸徑10公分烏桕
江蘇求購胸徑14公分銀杏樹
山東求購17公分速生白蠟
江蘇求購地勁14公分美人梅
江蘇求購12公分櫻花
廣東求購欒樹15分 全冠10分臘腸
平臺指南
入員注冊
苗木求購信息
平臺更新
通知公告
站點導航
二維碼匯總
會員服務
苗木求購
管理登錄
最新報價
認證展示
店鋪布置
苗木價格
使用幫助
證照認證
登錄答疑
注冊流程
配圖上傳
微信訪問指南
二維碼設置
站務信息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免責聲明
發(fā)展歷程
手機訪問
注冊條款
掃碼訪問
站點地圖
天天苗木網
:中國綠化苗木信息服務網站歡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網
QQ
客戶端
手機頁
top
台南市
|
镇康县
|
西华县
|
乐亭县
|
阿合奇县
|
隆尧县
|
大安市
|
闽清县
|
黄龙县
|
濮阳县
|
大渡口区
|
鲁山县
|
石景山区
|
安西县
|
和田县
|
鲜城
|
肃北
|
连山
|
昌平区
|
西和县
|
万年县
|
宁陵县
|
安溪县
|
六盘水市
|
昌都县
|
巴塘县
|
昆明市
|
湘西
|
泗阳县
|
东安县
|
东山县
|
平果县
|
年辖:市辖区
|
铜陵市
|
京山县
|
汉寿县
|
霞浦县
|
泰州市
|
咸阳市
|
临桂县
|
拜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