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葉梵天花,五加科,多年生草本,生于云南大理蒼山等地海拔850--1600m的山坡上,自然株高0.5--0.8m,盆栽株高0.4m左右,冠徑0. 5m左右;ㄆ7--11月,花瓣5輪,花艷紅色,花朵直徑5--7cm。雄花粉金黃色,著生于柱頭上中部的周圍,雌柱頭深紅色,有粘液分泌;ê笠捉Y(jié)果,果皮有短毛,花后15天左右種子成熟,每果內(nèi)含種子10--20余粒,種子黑色,有種臍。
播種繁殖;春季3--4月或溫室播種均可,用土最好是腐殖土與細(xì)砂各半,當(dāng)晚間溫度(土溫)達(dá)到15℃,白天達(dá)到25--35℃時,種子播后10--15 天兩片子葉展出。溫度低時,需1--2個月才能出苗,而且苗質(zhì)低劣,所以,育苗溫度是出苗快慢、苗質(zhì)優(yōu)劣的關(guān)鍵所在。
栽培管理:當(dāng)小苗展開4--6片真葉時,將小苗從苗床移栽定植,盆栽以三角形位置每盆栽苗3株(若小于20cm口徑的盆栽1株即可)。地栽行距0.5m,株距0.25m。由于幼株的須根不發(fā)達(dá),所以栽植時一定要小心,勿傷須根。栽后澆透水,易成活。地栽用于園林綠化、花壇彩化,花開時一片艷紅,觀賞價值高。生長期間,能耐35--39℃的高溫,當(dāng)溫度低于7℃時,停止孕蕾開花,低于3℃時,部分葉片萎蔫,生長停滯。
江中國(云南省大理石城北門郵政所“特植信箱”,郵編:671003,電話:0872--6899538)
摘自2003年第10期《農(nóng)家致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