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為害杏褐腐病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等地區(qū)。
癥狀可侵害花、葉及果實,尤以果實受害最重;ㄆ魇芎,變褐萎蔫,多雨潮濕時迅速腐爛,表面叢生灰霉。嫩葉受害,多自葉緣開始變褐,迅速擴展全葉,使葉片枯萎下垂,如霜害狀。幼果至成熟期均可發(fā)病,尤以近成熟期發(fā)病最嚴重(圖10-3)。病果最初發(fā)生褐色圓形病斑,果肉變褐軟腐,病果腐爛后易脫落,也可失水干縮變成褐色或黑色僵果,懸掛在樹上經(jīng)久不落(圖l0-4)。
杏褐腐病為害成熟果癥狀
杏褐腐病為害幼果癥狀
病原Monilia cinerea稱灰叢梗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世代為Monilinia laxa稱核果鏈核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盤漏斗狀或盤狀,柄褐色,盤色較淺;子囊圓筒形;子囊孢子無色,橢圓形。分生孢子無色,橢圓形或檸檬形。
發(fā)生規(guī)律以菌絲體在僵果和病枝潰瘍處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在僵果和病枝處產(chǎn)生分生孢子,依靠風雨和昆蟲傳播,引起初侵染。分生孢子萌發(fā)后,由皮孔和傷口侵入樹體。在適宜的條件下,繼續(xù)產(chǎn)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從5月中旬果實著色期開始發(fā)病,迅速蔓延,至5月下旬達發(fā)病高峰。多雨高濕條件適于病害發(fā)生。
防治方法在春、秋兩季,徹底清除僵果和病枝,予以集中燒毀。秋季深翻土壤,將有病枝條和樹體深埋地下或燒毀。防止果實產(chǎn)生傷口,及時防治害蟲,以減少蟲傷,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
早春發(fā)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
在落花以后幼果期,可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65%福美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能有效地控制病情蔓延,每10~15天噴1次,連續(xù)3次。
于果實近成熟時,噴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l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
采果以后,可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福美雙·福美鋅·福美甲胂)800倍液,可控制枝、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