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高檔梨高效益栽培技術
2011/1/18 14:34:28
我國是種梨最早的國家,又是“東方梨”的起源地,古人稱梨為“百果之宗”,即水果之主的意思。歷史上有“玉乳”、“蜜父”、“快果”之名,人們視梨為品味佳美的珍果。梨成熟于夏秋暑熱之季,對某此暑熱病有顯著的食療效果,民間有“一日一梨,醫(yī)生遠離”的說法傳至今日。所以梨在我國是歷經(jīng)不衰,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大宗消費水果。
因前階段過于追求高產(chǎn)品種的發(fā)展,造成我國中熟梨品種多,梨上市期集中,出現(xiàn)相對的季節(jié)性過剩,這是品種配套不合理帶來的后果。目前我國梨人均占有量不足7千克,與其他國家的人均占有量相比差距較大。優(yōu)質梨價高貨少,幾乎被超市壟斷,一般水果市場還很少見。因此,優(yōu)質梨的前景非常樂觀,就國內(nèi)市場而言,由于地區(qū)間梨的品種分布與產(chǎn)量都有較大差異,各地市場對品種的需求也不相同,加之南北梨產(chǎn)區(qū)的成熟期差異大,梨鮮果供應期長達半年之久,所以市場本身就顯示出有較強的調節(jié)能力,容納量大。在出口國際市場方面,目前我國梨出口量少,約12.5萬噸/年,僅居世界第五位。加入WTO也給我國水果出口帶來了機遇,通過努力提高梨品質,盡快達到綠色食品標準,我國梨出口量亦將會成倍增加。再加上貯藏保鮮,加工利用等,就更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所以優(yōu)質梨生產(chǎn)發(fā)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第一節(jié) 選擇名優(yōu)適宜品種
發(fā)展優(yōu)質梨在品種選擇上,以市場對路、氣候適宜為基礎,同時起點要高,眼光要遠,要不斷了解市場動向,使發(fā)展的品種具有領先地位。前幾年,一些外商看準了日、韓梨品種在東南亞水果市場上的前景,來國內(nèi)投資建基地,很快就獲得了經(jīng)濟效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jù)分析,在今后一定時期內(nèi),梨品種發(fā)展上,日韓梨品種具有領先優(yōu)勢。日韓梨的主要新品種喜水、黃金、園黃、秋黃、天皇、早生黃金、愛甘水、甘泉、豐水、華山、晚秀、大果水晶等品種果實大、果形正、果皮鮮亮光潔,內(nèi)在品質絕佳,主要特征見表1。但需說明的是,日韓梨栽培對肥水條件和管理水平要求較高,應學習掌握一定的栽培技術知識和經(jīng)驗,加強梨樹綜合管理,才能發(fā)揮經(jīng)濟效益。國內(nèi)選育的早熟品種和某些雜交梨品種,如中梨1號、翠冠、黃冠等品種也可選擇發(fā)展。
表1 日韓梨主要品種主要性狀表
品種
外 觀
內(nèi) 質
成
熟
期
綜合特性
果重
果形
色澤
質地
汁液
風味
固形物
黃金
350
近圓
黃綠色
質細嫩
豐
味濃甜香
15
8月中
貯后金黃色,質極優(yōu)
圓黃
550
圓形
淺褐色
細嫩酥脆
多
味濃甜香
15
7月中
果心小,品質上
早生黃金
350
圓形
金黃色
肉白,細嫩
多
味甜
15
8月中
品質上,抗性強
愛甘水
250
稍扁
褐 色
質極細
多
味甜
14
6月下
套袋皮黃色,品質優(yōu)
華山
550
圓形
淺褐色
雪白細嫩
多
味甜
14
8月中
品質優(yōu),高抗性
晚秀
660
扁圓
黃褐色
雪白細嫩
豐
味濃甜
15
9月上
品質優(yōu),抗逆性強
秋黃
400
圓形
黃褐色
雪白細嫩
豐
味甜
14
9月上
套袋淺黃色,品質優(yōu)
甘泉
531
扁圓
深褐色
細嫩酥脆
多
味甜
16
8月中
心小,質優(yōu),抗性強
大果水晶
480
圓球
乳黃色
細嫩脆密
多
濃甜濃香
14
8月下
質優(yōu),果面晶瑩透明
豐水
250
扁圓
黃褐色
細嫩爽脆
多
濃甜香
13
7月中
心小,果肉晶瑩剔透
喜水
320
扁圓
赤褐色
細脆
多
味甜
13
6月下
耐粗放管理,較抗病
注:果重單位為克;固形物為百分含量;成熟期為旬。
第二節(jié) 建園與栽植
梨樹對外界環(huán)境條件有一定的要求,生產(chǎn)上若要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用比較低的生產(chǎn)成本,獲得中等或中上等產(chǎn)量的優(yōu)質高檔梨,就必須在建園前對本地的主要氣候因素作全面的了解,再在這些氣候條件下衡量所選的樹種、品種的適應性能,我們主張適地適樹,在生態(tài)條件適宜的區(qū)域內(nèi)種植適宜的優(yōu)質良種。
在氣候因素中,溫度相當重要。南方砂梨系統(tǒng)栽植區(qū),包括江南高溫濕潤區(qū),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各省,年平均氣溫在15~23℃,1月(最冷月)氣溫低于 10℃的日數(shù)在80~140天的廣大地區(qū),對砂梨系統(tǒng)的品種或砂梨與白梨等的雜交選育品種是適應的。例如黃花梨、新世紀、明月、晚三吉、豐水等為這些區(qū)域的代表品種,各地可以參照這些代表品種衡量新選品種對當?shù)貧夂蛞蜃拥倪m應能力。梨樹是喜光果樹,年日照在1600小時以上表現(xiàn)最好。梨需水量較多,耐旱性差,適宜的土壤水分含量為土壤田間持水量的70~80%,所以要求年降雨期分布要均勻,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白梨在500~700米米之間表現(xiàn)良好)。如降雨量不足或降雨分布不均,就需另辟水源蓄水灌溉。風是梨樹生產(chǎn)中必須考慮的氣候因子。在過去栽植梨樹,風是一個重要的限制栽培因子,但通過人們對種梨經(jīng)驗的不斷總結提高,風因子的影響力度在降低。但是建園時必須根據(jù)當?shù)爻D觑L力大小和主要風向,考慮是否設計建造防風林帶,是否采取棚架綁縛式整形栽培。
在建園時,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地形地勢和土壤因子。梨對地形地勢的選擇要求并不嚴格,丘陵山地的陽坡排水光照良好,適應梨樹生長,但需考慮坡度不宜過大。平地建園在當今生產(chǎn)優(yōu)質高檔梨。梨對土壤要求雖不嚴格,但對土質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性能的要求較高。要求土壤空氣中氧氣濃度5%以上,地上部生長發(fā)育正常,降至4%新梢生長受抑制,2%時新梢停長,1%左右開始枯死。梨對土壤PH值的適應能力較強,適應范圍為5.4~8.5,以5.6~7.2為最適宜。梨的耐鹽量為土壤中總鹽量的0.14~0.20%,受害極限為0.30%。
建園需按山、水、園、林、路的要求進行總體規(guī)劃。新建梨園必須進行土垠改良,做到先改土后栽苗。栽植梨樹必須配置授粉樹,最好是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都是能夠生產(chǎn)優(yōu)勢高檔梨的品種。根據(jù)不同的品種配置方式,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可按3~8:1的比例配置。
黃金梨、大果水晶梨花粉少或沒有花粉,必須嚴格為其配置授粉品種,主要授粉品種有園黃、愛甘水、早生黃金、華山、晚秀、豐水、綠寶石、翠冠、黃冠、新世紀等,而這些授粉品種品質優(yōu)良,可互相授粉,也是品質優(yōu)良的主栽品種。這是優(yōu)質日韓梨的授粉配置的主要方法。
梨樹的栽植密度以畝栽333株(2×1米)為主,或者畝栽222株(3×1米)。梨樹定植成活率高,每年9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但以10~11月(秋植)最佳。定植前最好先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的有機肥或堆肥為最好,另加適量磷肥),將底肥與定植穴土壤混勻后再蓋一層泥土,然后栽植。栽植時選用壯苗定植,將苗木根系理順、分布均勻,然后分層壓入細泥土,以剛好蓋至根頸部為宜,并使根頸部高于周圍地面10~20厘米左右(使幼苗植于一小土堆上),在苗木四周筑小土埂,栽后立即將水澆于小土埂內(nèi),澆透,每株澆水20千克左右,最后蓋上一層細土,并用雜草或地膜覆蓋樹盤。
第三節(jié) 選擇樹形,合理密植,重視修剪
一、整形 梨樹有樹形高大的特點,過去一般選用疏散分層形等大冠稀植的樹形,重視冬季修剪,輕視夏季修剪,這種方法已不適應當今梨樹生產(chǎn)的需要。要更新觀念,拋棄只追求高產(chǎn)而不便提高果實質量的樹形。根據(jù)梨樹萌芽率高、成枝力低、花芽易形成的生長結果特性,結合南方氣候特點,盡量使其早產(chǎn)、優(yōu)質,現(xiàn)多選擇紡錘形、棚架籬形類和開心形類的樹形。并根據(jù)所選擇樹形的投影占地大小確定栽植密度,(當然也可根據(jù)栽植密度選擇樹形)。下面介紹幾種現(xiàn)在常用的樹形的整形要點:
1.籬壁形 此樹形為目前國內(nèi)密植園的最新樹形,為扇形整枝,花芽易形成,在主枝上著生結果枝組,一邊長樹邊結果,通風透光好,產(chǎn)量高,果實品質好,結果早,一般第二年開始結果,第三年豐產(chǎn),四年成形,枝梢不易徒長。適合2×1米(畝栽333株)的密植園。該樹形主干高30厘米,中心主干彎曲延伸呈臺階狀,臺間距50厘米,共3-4層,成形后樹高在2米以內(nèi),其具體整形方法分兩種:
1.1 苗木定植后留40-50厘米定干,并設1支柱將苗干扶直,在早春苗木發(fā)芽4-5厘米長時,選與行向平行的兩個新梢作主枝,讓其直立生長,其余新梢全部抹掉,在6月底、7月初,在距地面60厘米處順行設1橫向竹桿,縛于支柱上。統(tǒng)一選著生方向一致的枝梢作中心干,讓其直立生長,將另1枝梢反向(與主干的對稱方向)拉枝,將枝梢縛于橫桿上,以控制其營養(yǎng)生長,并形成化芽。至次年春,在距第一道橫桿50-60厘米處設第二道橫桿,將中心干縛于支柱上,并將距第一道橫桿1米長以上的中心干反向(與第一主枝的對稱向)拉平,縛于第二道橫桿上,并對背上芽目傷,讓其抽發(fā)強壯中心干,培育第三層主枝。若中心干距第一道橫桿長度在1米以下,則留50厘米短剪,讓其抽發(fā)兩個旺枝,按前法于6-7月拉枝整形。該樹形共3層,2-3年成形,樹高2米以內(nèi)。
1.2 選用1米左右的苗木定植,苗木定植后,在第一年早春頂芽萌動前,靠主干設一支柱,在離地面30—40厘米處將苗木束縛在支柱上,并順行設1橫桿,縛于支柱上,然后順行將苗干拉彎成水平狀縛于第一道橫桿上,成第一臺主枝,在彎曲處背上選一壯芽刻傷,使其抽發(fā)旺梢成為新的中心主干,將其縛于支柱上讓其直立生長,此一壯芽以下的芽全部抹去。將所拉彎枝背上的其余直立旺梢在生長期半木質化時進行拿梢、拉枝或扭梢抑制其生長,以利于促花和促進中心干生長。第二年春按上法將中心干向反方向拉平成為第二臺主枝,按同方法培育中心干,如此每年一臺,共3-4臺即可。
2.水平臺階式扇形 此樹形在平地與梯(田)地都能運用,是目前國內(nèi)密植園應用最多的樹形,為扇形整枝,花芽易形成,在主枝上著生結果枝組,邊長樹邊結果,通風透光好,產(chǎn)量高,果實品質好,結果早,一般第二年開始結果,第三年豐產(chǎn),四年成形,枝梢不易徒長。適合3×1米(畝栽222株)的密植園。該樹形主干高30厘米,中心主干彎曲延伸呈臺階狀,臺間距30~40厘米處將苗木束縛在支柱上,然后與行間呈45°夾角。將苗干拉彎成第一臺主枝,斜度與地面呈10°~20°角。為了保證梢頭延伸方向,應設立支柱固定梢頭。在彎曲處背上選一壯芽刻傷,使其抽發(fā)旺梢成為新的中心主干,將其縛于支柱上,此一壯芽以下的芽全部抹去。將所拉彎枝背上的直立旺梢在生長期半木質化時進行拿梢、拉枝或扭梢抑制生長,以利于促花和促進中心干生長。第二年春按上法將中心干向反方向拉平成為第二臺主枝,按同法培育中心干,如此每年一臺,共4~5臺即可。
3.“y字”形樹形,又稱斜式倒人字形 株距1米,行距3~4米,栽植密度為166~222株/畝。由開心形演變而來,在喬砧密植條件下,可獲得極好產(chǎn)量,并能有效提高梨果質量,是生產(chǎn)優(yōu)質高檔梨的主選樹形。
3.1 樹體結構 干高50~70厘米,南北行向,2個主枝分別伸向東南和西北方,呈斜式倒人字形。主枝腰角70°,大量結果時達80°,樹高2~2.5米。
3.2 修剪方法 兩大主枝的培養(yǎng)。該樹形要栽大苗、壯苗,苗高1.5米以上,苗木基部直徑在1厘米以上。定植時直立栽植,不定干,待苗木發(fā)芽后按腰角70°拉向東南或西北方向,并在彎曲處選一好芽,距地面50~70厘米、在好芽的上方刻傷或在芽上涂抹發(fā)枝素,促發(fā)出直立枝。第二年春將第一主枝上培養(yǎng)出的直立枝拉向西北方向。但對長勢強的品種,需要定干,以緩解主干作主枝后的強旺生長勢頭?蓞⒄铡癥”字形定干方法,即定干高度50~70厘米左右,選一健壯芽當頂,培養(yǎng)該芽抽生的兩個對稱方向的健壯枝培養(yǎng)為另一主枝,其余枝及時抹除。為了培養(yǎng)好二大主枝,需對主枝上的直立枝加以控制,對枝按相對方向綁縛培養(yǎng)為主枝,其余分枝全部抹除。二大主枝背上直立芽在萌發(fā)后抹除。主枝延長枝一般不短截,如樹勢較弱,對主枝延長枝可輕度短截,相鄰植株主枝間呈平行狀態(tài)。主枝延伸到規(guī)定長度時,應作去勢修剪,留強枝換頭,控制主枝不在向外延伸。
結果枝組的配置。在二大主枝上不培養(yǎng)大型枝組,只要求著生中小型枝組,而以小型枝組為主。小型結果枝組多用先甩放后回縮法,即1年生枝緩放,形成短枝結果后在分枝處回縮。中型結果枝組則用先截后放再回縮法培養(yǎng)。枝組間以“多而不擠,疏密適當,上下左右,枝枝見光”的原則,以相互不交叉、不重疊為度,每主枝上配置小型枝組12~14個。要注意對枝組的調整,當側生枝少時,可將較直立的枝組下壓和下垂枝上抬,增補側生枝組;下垂枝組少時,可用側生枝組上壓,增補下垂枝組,要保持幼樹枝組不幼,老樹枝組不衰。枝組常以回縮的方法更新,其回縮掌握的程度是抽枝多而短,壯而不徒長。結果后,枝組內(nèi)要用“三套枝 ”修剪法,即當年結果枝、形成花芽枝、生長枝各占1/3,使結果、成花、生長三不誤,達到連年結果的目的。
4.改良紡錘形 當樹高控制在2~2.5米,冠徑在1.5~2米時,叫矮紡錘形,可用于高密度(200株/畝)栽培。再對下部側生枝長勢進一步控制,使上下伸展幅度相近,加大分枝角度,使樹形瘦長,則可變?yōu)榧毤忓N形,可運用于更高密度的栽培方式。
4.1 修剪方法 4.1.1中央干的修剪 定干高度在60~80厘米左右,中心干直立生長。第一年冬中心干延長枝前留50~60厘米;第二、三年冬中心干的延長枝剪留40~50厘米;第四、五年冬基本成形,中心干上的小主枝己選足時,就可開心落頭。落頭后,為了保持2~2.5米的樹冠高度,每年可用弱枝換頭。
4.1.2 小主枝的培養(yǎng) 每年在中心干上選留2~4個小主枝,于新梢停止生長時進行拉枝,一般拉成水平枝。在定植后的四年里,冬季對小主枝一般不進行修剪,小主枝的延長枝也不短截。對達到1米長的小主枝要撐、拉成水平,而對生長較短的小主枝暫不拉枝,待生長到1米長時,再拉成水平。當小主枝已選夠10~15個后,延伸過長過大的小主枝,要及時回縮。小主枝的粗度不能超過該段中心干粗度的1/2。當小主枝過粗時,可在小主枝上疏掉部分分枝,以削弱其生長勢力。要防止樹體上強下弱,當出現(xiàn)上強下弱的現(xiàn)象時,要抑強扶弱,可適當疏除中心干上部過密枝或上層小主枝上的較強分枝,小主枝上要配置和培養(yǎng)中小型結果枝組。
4.1.3 無用枝的疏除 對中心干上的競爭枝和小主枝上的直立枝,內(nèi)膛的徒生枝、密生枝、重疊枝,要及時疏除,以保持通風透光良好,穩(wěn)定產(chǎn)量和樹勢。
4.2 樹籬枝的密度 每畝總枝量不超過8萬個為宜。過密枝應疏除,維持適宜的留枝量,調節(jié)結果枝組的密度。
二、修剪 梨樹栽植后,通過4~5年的幼樹整形,逐步轉為正式結果期,在結果初期,還要注意培養(yǎng)樹形,繼續(xù)完成整形任務。但整個結果期修剪的重點是調節(jié)生長與結果的平衡,保勢樹體健壯,為奪取優(yōu)質高檔梨的生產(chǎn)創(chuàng)造條件。梨發(fā)枝力強成枝力弱,大多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修剪時應重點注意以下事項:
1 結果枝組的培養(yǎng)與修剪 結果枝組的數(shù)量合理布局是獲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關鍵。對容易成花的品種,可采用先短截后長放或短截后回縮的方法,對不易成花的品種,可以先長放后回縮,培養(yǎng)結果枝組。對盛果前期和進入盛果期的樹,對結果枝組應進行精細修剪,同一枝組內(nèi)應保留預備枝,輪換更新,交替結果,控制結果部位外移。要充分利用輕前長放和短剪回縮調節(jié)和控制枝組內(nèi)和枝組間的更新復壯與生長結果,使其既能保持旺盛的結果能力,又具有適當?shù)臓I養(yǎng)生長量。
2 輔養(yǎng)枝的修剪 由于梨樹的成枝力弱,整形修剪時,在骨干枝之間的空隙處,要適當多留一些輔養(yǎng)枝,以增強樹勢,利用其結果。當其影響主枝生長時,應及時回縮,直至疏除。
3 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可采用對上部和外圍的強枝進行疏剪,減少上部和外圍 枝數(shù)量,疏去直立強枝,留中庸枝并緩放成花掛果,以減弱生長勢。對下部和內(nèi)膛弱枝多留少疏,并適當短剪以促發(fā)分枝并復壯更新。對弱枝回縮到壯枝、壯芽處,以增強樹勢。對伸向行間的枝要適當回縮,使行間保持本樹形或栽植方式應有的通光過道寬度。
4 其它 盛果期應加重冬剪,對內(nèi)膛弱枝更新復壯,使內(nèi)膛和下部枝培養(yǎng)豐滿后,再交替結果,同時預防結果部外移,保持樹體結構。夏季修剪作為輔助修剪,主要采用摘心、扭梢、拉枝等技術,以促進花芽分化。
第四節(jié) 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管理 在梨樹定植前改土的基礎上,于栽后1~2年(秋季)應及時向外擴穴或擴溝,增施有機肥稿桿、堆肥等,每年擴展延伸寬度1米左右,分2~3年的時間將株行間全部改良。在改良土壤的同時要加強土壤年際管理,選擇合理的土壤管理制度,如幼齡園間作綠肥、飼料的耕作法、清耕法、生草法、覆蓋法等,以保持土壤疏松肥沃,并能保持土壤含水量,提高抗旱能力。
二、施肥 施肥是提高梨園土壤肥力,施肥以供給或補充梨樹從土壤中急需吸收帶走(或己經(jīng)吸收帶走)的礦質養(yǎng)分。生產(chǎn)綠色食品(梨)的施肥原則要以有機肥為主,遵守綠色食品對梨樹植物施肥的規(guī)程要求,盡可能的少施化肥,尤其不得施用硝態(tài)氮類化學肥料。
1. 幼年果園施肥(1~3年) 幼樹施肥應采用薄施勤施的原則。第一年以氮、磷為主,以增加枝梢生長量,一般定植后在發(fā)芽時施第一次肥,以清水糞配合適量尿素及磷肥(株施尿素10克,過磷酸鈣20克,清糞水2~5千克。至6月底每月施肥1~2次,用肥量逐漸增加。7~9月底停止施肥,以利于促花,10月上旬施秋肥一次,以有機肥為主,并適當增加用量(株施尿素10克,過磷酸鈣50克,禽畜糞水10千克)。第二、三年,由于結合合理的整形技術,植株開花試果,并有一定產(chǎn)量?稍2月中旬、 5月中旬、7月中旬、10月上旬施4~6次肥即可。另外:2月中旬要重施磷肥,在5月中旬增施鉀肥。
2. 結果園盛齡果園施肥(第4年開始) 采用高密度栽培的梨園,第三、二年試果,第四年就進入高產(chǎn)期,因而施肥次數(shù)減少,施肥量增大。每年在2月中下旬,5月中旬,8月下旬施三次肥即可。可按每產(chǎn)100千克果實施入尿素1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硫酸鉀0.8千克的比例施用。
第一次在2月中旬施春肥:此次施肥主要是促進花器發(fā)育,提高座果率,加強新梢生長,為6~8月花芽分化作準備。由于梨樹大多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短枝一般在花后15天即停梢,如果春肥施用過遲則使枝梢生長過旺,不能及時停梢而影響果實肥大和花芽分化。故此次施肥宜早不宜遲,以萌芽前10~15天(2月中、下旬)施用為宜,以速效氮肥結合有機肥施用,磷肥一次性施入全年用量的60%,氮肥占全年的25%左右,一般畝施尿素15千克,硫酸鉀15千克,過磷酸鈣 40千克,禽畜糞水2000千克。
第二次施肥在5月上、中旬施用夏肥(壯果肥):此時正值梨樹葉片大量形成期(亮葉期),且幼果開始膨大,并為6~7月份果實迅速膨大和6~8月的花芽分化提供足夠養(yǎng)分,施肥量較大,占全年50%左右,一般畝施尿素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禽畜糞水4000千克左右。
第三次施肥在采果后(中晚熟品種應在采果前施)施用秋肥:主要為保護葉片提高花芽質量,為來年豐產(chǎn)積累養(yǎng)分,施肥量占全年25%左右,一般畝施尿素1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禽畜糞水3000千克。
第四次多在秋季入冬前,施好基肥;士梢越Y合改土施 入有機肥為主,如畜禽肥、堆肥、廄肥和配合一定量的磷肥,適當深施為好。強調施好基肥,加大有機肥的有量,是生產(chǎn)綠色食品(梨)的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
3. 葉面施肥 每次噴藥時結合進行葉面施肥,可加入0.2%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花期噴0.1%硼砂等。
三、灌排水 梨是生理耐旱性弱的樹種,葉面蒸騰旺盛,故需水較多。尤其7~8月需水最多,若高溫干旱應適當灌水,或用水生綠肥覆蓋。否則,葉片爭奪果實內(nèi)的水分,既阻礙果實膨大,又將嚴重影響果實品質。梨樹要求土壤不能有漬水,根系不能長期在水分含量過高的土壤中生長,同時土壤水分過高嚴重影響果實品質,不利于優(yōu)質果生產(chǎn)。因此地下水位高的園地和雨季要開溝排水,尤其是平地果園更應注意排水。一般每2~4行開一條深50厘米,寬30~40厘米的排水溝排水。
第五節(jié) 花果管理
一、促花措施 梨園為了早結豐產(chǎn),須提早促花,使之形成足夠的花芽,方可達到連年豐產(chǎn)的目的。常用方法有:①6月底噴多效唑(PP333)800~1000ppm,或6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噴1次250倍液的PBO;②當新梢長達30厘米時,反復摘心,或在6月初新梢半木質化時扭梢;③砂梨多數(shù)品種的直立旺長枝都不能成花結果,如果要利用這些枝來結果,就需在早春將其拉平,并對其上抽生的枝梢在半木質化時扭梢;④在6~8月對不易成花的旺樹適當控水。
二、果實管理 1. 保花保果措施 ①花期果園放蜂,人工輔助授粉(注意:一定要收集授粉品種樹上的花粉,為主栽品種授粉)。噴尿素0.3% +硼砂0.2%+萘乙酸15ppm或“云大一120”4000倍液。②花后噴磷酸二氫鉀0.3%+0.2%尿素液+GA3(赤霉素)50ppm。③花后5 天和15天各噴1次“果大多”(每小包加水90千克)。④花前和花后各噴1次100~150倍PBO。⑤花后3周噴1次多效唑1000ppm。
2. 疏花疏果 一般在進入結果盛期后采用。①疏花:對花量過多的植株應進行疏花,可提高花的質量,從而提高坐果率。疏花時間以花序伸出到初花為宜。但有晚霜危害的地區(qū)以謝花后疏果較為穩(wěn)妥。疏花量因樹勢、品種、肥水和授粉條件而定,旺樹旺枝少疏多留,弱樹弱枝多疏少留,先疏密集和弱花序,疏去中心花,保留邊花。②疏果:疏果可增加單果重,并提高果實品質,一般在早期落果高峰期之后進行,以落花后兩周左右進行為宜。每花序留1~2個果即可。首先疏去病蟲果、畸形果,保留果形端正著生方位好的果。③化學疏除:在開花末期,估計能達到豐產(chǎn)時結合病蟲防治進行,可噴0.5%的波爾多液和波美0.3度石硫合劑,或萘乙酸鈉 40ppm可起到疏果的效果。(注意:為了安全保險,減輕化學物質殘留量的污染,化學藥劑疏花疏果需慎用)。
3. 提高果實品質的措施 ⑴疏花疏果,合理負載量,中等樹勢果臺間距在20~25厘米,以2/3的果臺留單果,1/3的果臺留雙果,另需留有部分空果臺。⑵增施磷、鉀肥。⑶噴施 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⑷果實膨大期噴1~2次“云大-120”(一瓶3.3毫升,兌水13千克)加250倍食用醋,以提高果肉嫩度和果皮光潔度。
4. 防止裂果、銹果和采前落果、旁5月上、中旬施足磷、鉀肥,并用雜草覆蓋樹盤,抗旱保墑可防裂果。⑵不要一次性施過多速效氮肥,使果肉果皮發(fā)育均衡,以減少果實表皮的角質龜裂而形成的銹斑。同時少噴波爾多液,以減輕銹果產(chǎn)生,并加強梨銹病的防治,預防或減輕銹斑。⑶采前1個月噴1次GA350ppm或噴蔡乙酸10~100ppm,可有效的防止采前落果。
5. 果實套袋 根據(jù)果實大小,選用國產(chǎn)雙層或單層含藥的紙袋為好于5月中旬果面果點形成之前,對果面噴一次廣普性殺菌劑和殺蟲心劑,如70%甲基托布津800倍,寶麗安 1500倍等。然后及時套袋。采用兩次套袋的,可在盛花后3周套單層小袋;到盛花后6~7周,果實進入生長發(fā)育中期,除去小袋,改套雙層大袋。黃金梨等日韓梨品種,必須選用雙袋(外層為灰黑色,內(nèi)層為紅色或粉紅色)。套袋時間上午9~11點,下午2~
6. 點為宜 雙層紙袋在果實采收前一個月拆開上層紙袋,以利于果實感光。單層紙袋,在采果時取袋。
6. 除花萼和除肋溝 在日韓梨品種中,有宿萼(如園黃、秋黃等)品種;也有脫萼(如豐水、黃金等)品種;還有一種是既有宿萼又有脫萼(如新水等)。脫萼與宿萼果實讓其自然生長發(fā)育,就將會形成果形不一致。因此,在謝花一周后(此時脫萼果與宿萼果已能明顯區(qū)分),疏去不脫萼的宿萼果。如宿萼果個頭大、位置好,需要保留時,可用單面剃須刀片把花萼除去。注意操作上傷口要平齊,不傷及幼果的果頂。如果在開花期開展了人工授粉的植株,在授粉后3天后,噴 15%PP3337000~10000倍液,可有效除去花萼,可用小噴霧器噴花。
許多梨品種果實上有縱向肋溝,似桃、李、杏果實的腹縫線,屬于品種特征,無法消除。但有些梨品種的果實上有些有肋溝,有些果實上又無肋溝,生產(chǎn)上就應采取措施除去有肋溝的果實。如豐水梨有肋溝的果實一般是由花序下部的第一、第二朵花形成的,第3~5朵花結的果,多數(shù)無肋溝。所以疏花時將花序最下部的 1、2朵花和第3~4朵以上的花疏除,并在套袋前定果時只留無肋溝的幼果,就可基本除去肋溝果。
7. 果實采收 以色澤和風味均達到該品種最佳成熟標準時采收為宜,成熟期不一致的可分批采收,采收時應輕拿輕放,并注意保留果梗,以利貯藏。長途運輸?shù)墓麑崙m當早采。
第六節(jié) 梨病蟲害防治
防治病蟲害要遵照綠色食品的要求,逐步營造良好的梨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搞好綜合防治。下面介紹的防治方法中,化學農(nóng)藥的使用應重點用于“桃治”。
一、主要病害防治 1. 梨黑星病 別名瘡痂病,為梨最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梨樹的果實、果梗、葉片、葉柄和新梢等。從落花期到果實近成熟期均可發(fā)病,病部已形成顯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層霉煙,這是最主要的特征。葉片受侵后先在正面發(fā)生多角形或近圓形的退色黃斑,而在背面產(chǎn)生輻射狀霉層,尤以小葉脈上最易著生,病情嚴重時,病葉大量早落。幼果受害大多早落或病部木質化并停止生長而發(fā)展成畸形果。大果受害可發(fā)生幾個到十幾個病斑,形成瘡痂狀凹斑,并常發(fā)生龜裂,病斑傷口常被其它多種果實腐爛病菌進行浸染,使全果腐爛。
防治措施、畔麥绮≡矗涸绱郝浠ê笾6月,注意病梢發(fā)生情況,及時摘除燒毀,清掃落葉、落果,剪除病梢。⑵藥劑防治:①臨近花期和謝花70%左右各噴一次1∶2∶240波爾多液或1∶2∶200~240波爾多液或“大生米”800倍液保護花序、嫩梢和新梢;②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各噴1次杜邦福星800倍液,多霉清1200倍液,或大生米800倍液。
2. 梨銹病 別名赤星病,為南方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梨葉片、新梢和果實。開始時在葉片正面發(fā)生橙黃色有光澤的小斑,逐漸發(fā)展成為近圓形的病斑,最后產(chǎn)生褐色粉末,病斑直徑一般為4~5毫米,大的7~8毫米。幼果上病斑初期與葉上相似,病部稍凹陷生長停滯,往往引起畸形早落。
病菌以多年生菌體在病部組織中越冬,春季(3~4月)在適溫與潮濕條件下迅速萌發(fā),從梨樹展葉期侵害梨的嫩葉、新梢和幼果,6~10天后在梨葉上產(chǎn)生病斑。
防治措施、偾宄∪~是最有效措施之一。②噴藥保護,在花芽磷片散開時和花后各噴1次大生米800倍液或粉銹靈1000倍液,嚴重時兩星期后再噴1次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
3. 梨黑斑病 侵害梨樹葉片、新梢、花及果實。幼嫩葉片易受害,初期為針尖大小的圓形黑斑,后擴大可達1厘米左右,近圓形,微顯紫色輪紋,天氣潮濕,病斑表面生出黑色霉層,葉上斑多時合并成不規(guī)則病斑,葉畸形,引起早期落葉。成長的葉片也能受害,病斑淡黑褐色,直徑可達2厘米,上生黑霉。幼果受害時初在果面產(chǎn)生一個至數(shù)個漆黑色、圓形、針頭大的斑點,并逐漸擴大,病斑略凹陷,上生黑霉,病果早落。成長果病斑與幼果相似,但病斑己較大,黑褐色。
該病在春季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在整個生長季均能發(fā)生。透光好,生長旺的樹發(fā)病少,反之發(fā)病較多。
防治措施 ⑴結合黑星病和其它病害的防治,一并進行。⑵注意田園清潔,加強管理,增強樹勢。⑶噴1000倍優(yōu)得樂藥液防治。
4. 梨白粉病 結合其它病害一并防治。
二、主要蟲害防治 1. 梨大食心蟲 是我國梨樹最重要的害蟲。主要以幼蟲食害梨芽、花叢和果實,常造成嚴重減產(chǎn)。一年發(fā)生2~3代,以初齡幼蟲在芽內(nèi)(大多在花芽內(nèi))結灰白色小繭過冬。3月上旬花芽露綠時開始出蟄,至5月中旬結束。幼蟲在葉簇基部危害。如果被害芽還能繼續(xù)生長開花,幼蟲也繼續(xù)為害蛀入花臺髓中,終使整個花序表現(xiàn)凋萎、干枯。
4月底至5月初,當梨有指頭大時,幼蟲轉入梨果危害,出蟄晚的直接危害花序或幼果。常于果頂附近蛀入,并排出黑褐色蟲糞附著蟲孔處,一頭幼蟲危害 1~3個果后,在果枝及果柄上吐絲纏繞,然后返回被害果內(nèi),吐絲將入果孔封閉大半,即于果中化蛹。被害果也逐漸干縮變黑,但不脫落故有“吊死鬼”之說。5 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產(chǎn)卵,直接危害果及芽,然后再害果。越冬幼蟲長約3 米米左右,頭部褐色,胸腹部綠褐色。
防治措施、沤Y合冬季修剪,剪去蟲芽,開花后檢查受害花簇(受害花簇鱗片不脫落)并及時摘除。在5月下旬以前(成蟲羽化前)摘除、拾凈蟲果,防治效果顯著。⑵在越冬幼蟲轉芽和轉果期噴10%高效滅百可乳油5000~7000倍液,也可用40%水胺硫磷或40%氧化樂果800倍液噴霧。
2. 梨莖蜂 俗名折梢蟲,截芽蟲。4月下旬成蟲羽化,以成蟲產(chǎn)卵和幼蟲蛀食危害枝梢,發(fā)生嚴重時,滿園斷梢累累,嚴重影響枝條生長和樹冠擴大。成蟲產(chǎn)卵在嫩梢中,用鋸狀產(chǎn)卵器鋸傷上部嫩梢及梢上葉柄,受害梢及葉片隨即萎蔫下垂,并在數(shù)日內(nèi)干枯脫落。幼蟲孵化后向枝條下部蛀食,被蛀食部分變黑干枯,當幼蟲食到二年生枝時,則原來被害的小枝全部干枯。
防治措施、沤Y合清園,將老翹樹皮刮除燒毀,消滅越冬若蟲。⑵春季,越冬若蟲開始活動尚未分散到枝梢以前和夏季群棲時可噴10%高效滅百可5000倍液或10%滅掃利3000倍液、40%氧化樂果800倍液。
3. 金緣吉丁蟲 別名紅緣吉丁蟲。幼蟲多在形成層和木質部之間蛀食,老梨可通過被害處不易發(fā)現(xiàn),常造成大片梨樹枯死。成蟲體長15毫米,藍綠色。幼蟲體長3.5毫米,體扁平。4月化蛹,5~6月羽化成蟲。產(chǎn)卵于扁平裂縫中。
防治措施 冬季清除翹枝,以除去蟲卵,夏季經(jīng)常檢查。及時捕捉幼蟲。
其他如:葉螨、梨蚜、梨瘤哦等害蟲結合其他害蟲一并防治。
三、梨樹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簡易措施1冬季清園 冬季清理樹體,削除翹皮、裂縫、病斑,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蟲枝,并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清園。
2早期防治 發(fā)芽期鱗片松動散開(芽彭大后)時噴一次廣普性殺蟲劑和廣普性殺菌劑的混合液,可有效預防多種病蟲害,可選用50%多霉清1000倍液加20%殺滅菊脂4000倍液。
3生長期防治 5~7月防治食心蟲,梨莖蜂等害蟲時,應結合防治梨黑星病、銹病、黑斑病、白粉病一并進行?蓽p少噴藥次數(shù)。
4合理用藥 選用殺蟲、防菌效果好的新型農(nóng)藥,交潛輪換使用,并結合生物農(nóng)業(yè)防治一并進行。
附: 梨園周年管理工作歷
時
期
物候期
主要栽培管理工作事項及技術要點
11
月
至
翌
年
2
月
落
葉
越
冬
休
眠
期
① 合理修剪,調整樹體形狀。爭取在2月底完成。②清理樹體,削除翹皮、裂縫、病斑,可消滅潛藏于老皮下、裂縫中的梨星毛蟲、梨小食心蟲、梨黃粉蚜、梨蝽象、吉丁蟲等害蟲。③結合冬剪,剪除病蟲枝,病果枝、枯死枝、并去除僵果、病蟲果,清掃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全園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清園。④樹干和大枝干用白涂劑涂白。⑤全園深翻改土、壓埋有機肥,(秋季高溫多濕的地區(qū)應推遲到11月分施基肥)。⑥入冬前灌一次水。⑦利用冬閑期間搞好新果園的規(guī)劃改土建設。⑧做好苗木選購工作,最好選擇正規(guī)育單位繁育的苗木,簽訂購苗合同,作好苗木的出圃、調運工作?稍11月、2月中下栽植梨苗。應多品種混栽或配置授粉品種。
3
月
萌
芽
展
葉
開
花
① 開花前追施速效氮肥,灌足花前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②梨芽萌動露白時,噴2度石硫合劑。③;ū9喊ㄈ斯ぽo助授粉(在花前3天,可用花蕾授粉器進行花蕾授粉;在開花期可采取人工點授粉或人工液體花粉噴灑授粉)花期放蜂;花期噴施硼肥;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④花期禁止噴藥。⑤謝花后,噴多菌靈500倍液+1500倍40%水胺硫磷+0.3%~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以防治蚜蟲、梨小、梨木虱、梨大、梨二叉蚜、梨黑星病等多種病蟲害和壯葉保果。⑥疏花。
4
月
幼
果膨
大
期
①全園施一次三元復合肥+餅肥,促進幼果膨大,提高果實品質。
②疏果,疏除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多余果、使葉果比達15~20。
③套袋,套袋前,全園噴施一次殺蟲、殺菌劑,如:多菌劑5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劑2500倍液+0.3%~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等,力爭4月中旬前完成套袋,以保證果實外觀品質。
5
月
幼
果
生
長
期
① 開始夏剪,在新梢30~40厘米長時進行摘心,促進新梢老熟和形成花芽,并適當采用撐、拉、吊枝,以緩和樹勢。②施一次速效氮肥。③促花保果,用豐產(chǎn)素 2000倍液,于幼果期噴施,可減輕幼果脫落,增大果實;用15 ppm GA4+7噴施幼果(果實上應均勻噴灑,否則生長不對稱)保果效果理想;在幼果上噴施FAP(激動素)250~500ppm或噴施B9 1000~2000ppm也有防止幼果脫落的功效。④噴藥,全園噴施一次多菌靈500倍液+1500倍40%水胺硫磷液,以防治黑星病、梨小等病蟲害。⑤ 有霉雨的地區(qū),要理通排水溝,注意排水。
6
月
果
實
迅
速
生
長期
① 繼續(xù)夏剪,方法同上。②增大果實:采取疏花疏果、果實生長期增施磷、鉀肥(如噴施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等)、利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多種措施以增大果實,提高果實品質。③中耕除草,滅草保墑。④注意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加強防治工作。⑤有霉雨的地區(qū),要注意排水。⑥有許多品種在此期開始進行花芽分化,對長勢旺的植株應于花芽分化臨界期前進行拿枝、扭梢、環(huán)割、倒貼皮等措施促花。梨幼樹新梢旺盛生長時期,噴施6-BA(6-芐基氨基嘌呤)300ppm打破頂端優(yōu)勢、促進側芽生長,使幼樹提早結果;驀娛〣92000ppm控制枝梢徒長,誘導頂芽生長,提早結果或。用矮壯素300ppm 處理幼樹,也可使新梢節(jié)間縮短,增加花芽,提高幼樹產(chǎn)量。
7
至
8
月
果
實
成
熟
期
① 在南方早熟品種于7月分成熟,中熟品種于8月分成熟。應適時采收果實。②晚熟品種(部分中熟偏晚的品種)此時正進入迅速膨大時期,應運用增大果實、提高品質的管理措施,加強管理。③葉面施肥,增加葉片壽命,防止(或減輕)早期落葉,全園噴施1~2次0.3%~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多菌靈 500倍液+1500倍40%水胺硫磷液,推遲落葉期,以增加樹體營養(yǎng),促進芽體飽滿,為來年豐產(chǎn)打好基礎。④于7月初中耕樹盤、灌透水后,對園地進行覆蓋(最好選用水生綠肥作覆蓋材料)保濕抗旱。⑤應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開展病蟲防治工作。
9
至
10
月
果
實
成
熟
期
① 中晚熟品種適時采收。②采收后及時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500倍液多菌靈的混合液,以增強樹體養(yǎng)分積累,促進枝條成熟。③未發(fā)生早期落葉和未開秋花的果園或植株,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好基肥,以有機肥與速效肥混施,依樹體大小適量施,施后灌水。④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注意防治。⑤伏旱結束后,撤出覆蓋物,并可結合秋季改土將其翻壓于土壤中。⑥于9月下旬10月,園地進行深翻改造。⑦秋季有霉雨的地區(qū),應做好排水工作。
注:本管理歷是以重慶附近地區(qū)的生產(chǎn)特點為基礎制定的,僅作參考。
①本站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與會員發(fā)布,僅供瀏覽參考,信息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請謹慎采納.本站不做任何擔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意義,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轉載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③如轉載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本站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