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葉面噴灑250倍25%的滴滴涕乳劑或800至1000倍50%的殺蟲冥松乳油或1000倍80%的敵敵畏乳油毒殺成蟲。
三、誘殺害蟲:桃蛀螟、金龜子、象鼻蟲、天牛、毒蟲草蛾等害蟲的成蟲,多有較強的趨光性,可在成蟲盛發(fā)高峰期,利用黑光燈、高壓汞燈或頻振式殺蟲燈等誘殺。此外,還可用性誘劑殺雄成蟲,既可減少這些害蟲對樹木的危害,還可壓低害蟲發(fā)生的基數(shù)。
四、樹干涂藥:采用樹干涂藥法,可防治蚜蟲、金花蟲、紅蜘蛛和松類樹的介殼蟲。在樹木距地面20至30厘米高的主干或枝基部,選一段10至15厘米長的光滑帶作為涂藥部位。在選好的部位包一圈吸水紙,然后將內吸性強有農藥如氧化樂果等稀釋成3至5倍液,注射或涂在吸水物(舊棉花、廢報紙等)上,最后用塑料薄膜扎緊(注意藥效發(fā)揮后及時解除)。吸水物在雨前除去,以防包扎處腐爛,防治效果可達100%。
五、根部埋藥:根部埋藥分為兩種。①直接埋藥,在樹木周圍開環(huán)狀溝,然后在溝內埋施3%呋喃丹,每棵埋藥量100克。為保證施前均勻,可將呋喃丹與藥量重量3倍細土拌勻后再撒施入樹木溝內。此法能夠控制樹木的葉部害蟲,尤以藥殺蚜蟲類害蟲的藥效最佳,藥效期可維持1至2個月。②灌根法,在樹木周圍挖淺溝,每棵樹澆入500克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2500至3000倍液防治蚜蟲,待藥液滲下后用土將溝填平,施藥后10天調查蚜蟲減退率可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