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土盆比瓷盆(包括釉盆、塑盆等,下同)更適于 種花,理由是十盆盆壁透氣透水,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花 卉長得好,可避免漚根。而瓷盆則不然,不少花友即使用瓷盆 種花,也足在盆內(nèi)壁上大做文章,實際上能否真正起到想象 中的作用還很難說。
事實上,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土盆、瓷盆種花各有優(yōu)缺點: 土盆 由于盆壁透氣透水,盆土水分散失快,必然要經(jīng) 常澆水,有時要大大澆水,夏天甚至每天兩次澆水。澆水次數(shù) 多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費工費時費水。二是盆土內(nèi)環(huán) 境變化頻繁,不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二是澆水次數(shù)多,盆土中 空氣含量低的時間多,上盆也不例外。四足澆水次數(shù)多,易使 盆土堿化和養(yǎng)分流火。五是澆水次數(shù)多,不便于扣水,增加丁 徒長的機會,因為扣水使花卉矮壯、孕蕾、開花、坐果的行之 有效的措施。不便于扣水,對養(yǎng)花足不利的。 瓷盆盆壁不透氣不透水,水分散失靠盆而蒸發(fā)和植株 蒸騰、,水分散失速度比土盆大大減慢..
這一特點的優(yōu)點也是 顯而易見的:首先澆水次數(shù)可以大大減少,省工省時省水,不 必天天進行。其次由于減少了澆水次數(shù),相應減少了盆土堿 害和養(yǎng)分流失。第三,拉長兩次澆水間隔,使根系受漬的次數(shù) 減少,盆土內(nèi)環(huán)境變化趨緩,于是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的時間 變長。待盆土干濕適合花卉生長時,將盆面用青草等物覆蓋, 效果更好。第四,方便扣水。第五,減少了徒長的機會,等等。 這些對于花卉特別是要求低矮健壯、孕蕾、開花、結(jié)果的花卉 十分重要。 瓷盆種花的缺點是澆水后漬水的時間稍長,對花卉生長 十分不利,但可以設法避免:首先,要有足夠的排水孔,在盆 底分布均勻,不應少于3個。其次,要有好的排水層,排水層 和盆底不窩水。
第三,培養(yǎng)土不宜過細,團粒結(jié)構(gòu)要好,要疏 松,否則即使是用透氣性好的十盆也養(yǎng)不好花。排水層上的 培養(yǎng)土一定要按實,盆壁處的土也要按實,以免澆水時跑水。
第四,澆水后放通風好的地方,不要淋雨。第五,嚴格按照干 透澆透的原則,不干堅決不澆,表面很干了,但下面不干,植 株沒有干旱特征也要緩澆。對于不耐旱花卉,通過花卉本身 的狀況,不難判斷該不該澆水;而對于耐旱花卉,本身是不易 判斷的,可有意識地在盆中種些相對不耐旱的植物做參照, 以判斷該不該澆水。澆水前要疏松表面盆土,以利澆透。
第 六,陰雨天盡可能不澆水,必澆時也要澆小水,待晴天再澆透 水。第七,盆口要大,不宜深,深不超過20厘米。過深的用磚瓦 塊填充墊高亦可。
第八,盆底加墊3~4個支點,使盆底懸空, 以利通氣。另外,夏季要避免烈日暴曬,防止盆士高溫傷根, 可用樹葉青草等物覆蓋,但澆水后盆土過濕時要保持土表通 風透氣,以利過多的水分散發(fā)。 以上是我多年實踐的體會,因此不必避諱用瓷盆種花, 完全可以因地因花用盆。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針對性地 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