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其危害常使嫩莖、新葉卷縮扭曲;并分泌蜜露粘污中下部葉片。
病原: 棉蚜每年可繁殖20~30代,以卵在雜草或石榴、木槿等蚜腋間越冬。到3~4月間越冬卵孵化為干母,全無翅,全為孤雌蚜,干母胎生下的第一帶為干雌。少數(shù)有翅。干雌生下一代叫遷移蚜,多有翅。遷飛蚜遷飛到花木上危害,可連續(xù)孤雌胎生20多代,其中多數(shù)世代無翅。在繁殖最快的季節(jié),每5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秋后氣溫下降,日照縮短后發(fā)生性母世代,再飛回到木槿上孤雌胎生出能產(chǎn)卵的雌蚜,與從它處飛來的雄蚜交配后,即產(chǎn)卵越冬。棉蚜在我國南方可終年從胎生于胎生,進行無性繁殖。
防治方法: 可試用40%氧化樂果藥液涂莖或根施3%呋喃丹顆粒劑,具有長效殺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