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喜涼爽通風(fēng)環(huán)境,略耐半陰,較耐寒,四季可開花,但在炎熱的夏季常生長情況不佳,開花小。三色堇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貧瘠,適生于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在潮濕、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長不好。
盆栽三色堇,一般在幼苗長出3-4片葉時,進行移栽上盆。移植時須帶土球,否則不易成活。幼苗上盆后,先要放背陰處緩苗一星期,再移置向陽處。生長期正常澆水,勤施稀薄肥,并進行松土、摘心,一般早春即可開花。開花時不曬太陽,可延長花期。三色堇的果實為卵形,嫩時彎曲向地,長老時向上直起,種子由青白色變成赤褐色,須及時采收。當(dāng)年的種子發(fā)芽率高,陳種子發(fā)芽率低。
三色堇生長期間,有時會發(fā)生蚜蟲危害,可噴灑1:2000倍的樂果水溶液或1:800倍的敵敵畏水溶液殺滅。
三色堇怎樣繁殖?
三色堇的繁殖多用播種法,為保留優(yōu)良品種的特性,也可在初夏時行扦插或壓條繁殖。三色堇可四季播種,全年開花。其種子發(fā)芽最適宜溫度為15-20度,所以播種一般以9月份為好,這樣早春即可開春花。扦插3-7月均可進行,以初夏為最好。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莖處萌發(fā)的短枝作插穗比較好,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扦插后約2-3個星期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壓條繁殖,也很容易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