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移植。用60%腐葉土、20%園土、20%礱糠灰混合配制成移植用的培養(yǎng)土。培養(yǎng)土裝入盆內(nèi)后,用小木板刮平,先用竹簽在盆土上戳一小孔,再將幼苗肉質(zhì)根輕輕插入 培養(yǎng)土中,深度以埋住根莖而露出種球為宜。種植時注意葉片正面朝向一致,大小苗分開,以便于日后管理。
②溫度。苗期溫度控制在10~25℃。初春晚秋季節(jié),要充分接受光照。夏季忌陽光直射,應放陰涼通風處。
③施肥。君子蘭上盆2周后,要施15%稀薄的腐熟餅肥水(爛魚蝦肥水),每周1次,如在上盆時加入少量骨粉作基肥,效果更佳。施肥時忌將肥水沾污葉片或進入假鱗莖,施肥后需噴灑清水,俗稱還水。
④澆水。幼苗移植后的第1次澆水要澆足,以后保持濕潤。當幼苗第2片葉尚未長出時,要對植株進行適當“扣水”,減少和控制澆水量和次數(shù),但中午要對葉面噴水。連續(xù)噴2周,每天給予正常水量的20%左右。只要注意篩選幼苗,及時換盆,加強苗期肥水管理,調(diào)節(jié)并控制好不同階段君子蘭對溫度和光照的要求,3年內(nèi)能長葉10片以上,第4年春就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