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別名玉春棒、白萼、白鶴花。百合科玉簪屬的多年生草本。因其花蕾如我國古代婦女插在發(fā)髻上的玉簪而得名。
玉簪地下莖粗壯。葉基生成叢,卵狀心臟形,長15-30厘米,寬10-15厘米,具長柄及明顯的平行葉脈。花葶高出葉片,為頂生總狀花序,著花9-15朵;花白色,管狀漏斗形。花期夏至秋,花極芳香,夜間開花。有重瓣品種。
玉簪原產(chǎn)我國及日本。玉簪耐寒,特別耐陰,喜濕。土壤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為宜。最適于種在建筑物的墻邊,大樹濃蔭下。
玉簪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均可進(jìn)行。全部分株或局部分株均可。連根帶芽分離,去除老根,栽于盆中或露地。適量澆水,也可播種繁殖。秋季果實(shí)成熟后趁爆裂之前采收種子,曬干后貯藏,到次年二月至三月播于露地或盆中。實(shí)生苗3年后才能開花。
玉簪喜半陰,畏烈日,是理想的耐陰植物。耐潮濕,也耐旱,生性強(qiáng)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管理。生長期間應(yīng)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在春季或開花前施1-2次追肥,葉濃綠并且夏季抽出的花莖較多且花大。夏季要注意多澆水并避免陽光直射,否則葉片發(fā)黃,葉緣焦枯。家庭盆栽玉簪,栽植不要過深,分株后緩苗期澆水不宜太多,否則爛根。一般每隔2-3年翻盆換土結(jié)合分株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