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圃地的選擇
選地勢平坦,有排灌條件,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切忌重茬連作。
二、砧木苗的培育
1.種子的準備。用毛桃作砧木,毛桃核需沙藏時間為100~120天,一般在播種前一年的11月份開始沙藏,采用溝藏法。
2.播種。3月下旬播種為宜,畝播種量為75公斤。澆水洇地,耕前畝施農(nóng)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耕深15厘米,整平作畦。播前將沙藏的毛桃核取出,人工分揀已開裂和發(fā)芽的桃核,放在容器內(nèi),上覆一層濕沙,準備點播。未開裂的桃核應分開放置,單獨播種。播種時開深5厘米、行距40厘米的溝。對已發(fā)芽和開裂的桃核實行點播,株距10厘米;對砸開的桃仁進行溝內(nèi)撒播,出苗后再間苗。
3.嫁接前管理。一般苗木基本出齊時澆第一水,以后每隔15~20天澆一水,并結(jié)合澆水追肥1~2次,畝施尿素15公斤。5月中、下旬,應將砧木下部萌生的側(cè)枝全部去掉,留干高20厘米。嫁接前應再次去除側(cè)杈,留干高25厘米左右。
三、嫁接
1.嫁接時間。一般在5月底至7月5日前完成嫁接。砧苗20厘米處粗度達0.4厘米以上時即可進行,越早越好。嫁接前一般澆水一次,以利嫁接和成活。
2.綁條的準備。選用0.03毫米厚的優(yōu)質(zhì)塑料薄膜,用剪刀將其剪成寬1.5~2厘米、長25厘米的塑料條,每100根綁成一小捆備用。
3.接穗的準備。采優(yōu)良品種的新梢做接穗,去葉后下端插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內(nèi)備用,水深5厘米,最好隨采隨接。
4.嫁接方法。采用“一橫一點”芽接法嫁接。嫁接者蹲在兩行中間,一邊接一行。先削芽片,選明芽,在芽下端1厘米處斜削一刀,深度為枝條粗度的1/3~1/2,長度超過芽子1厘米。然后在芽上0.7厘米處環(huán)害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兩邊與豎刀口相交,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葉柄及芽片,向右側(cè)一掰,即可取下。在砧木20厘米左右的高度上選兩葉之間的光滑部位,先橫切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比芽片略寬,用刀尖在其中部下方豎切皮層,將芽片插入砧木,上端對齊,用塑料條綁緊綁好。嫁接時注意保護嫁接處附近的葉片。
四、接后管理
1.剪砧解綁。一般嫁接后7天剪砧,10天解綁。采用二次剪砧法,第一次剪砧時在嫁接部位以上留兩個葉片,剪掉砧木頂端及剩余的全部側(cè)枝,苗木長高后再剪去砧樁。一般剪砧后5~7天萌芽。
2.除萌抹芽。一般在剪砧后10天應進行第一次除萌,只保留已萌發(fā)的接芽,抹去其余萌芽10~15天后進行第二次除萌。
3.促長。應結(jié)合降雨進行,保持土壤濕潤。嫁接后當苗木新梢長到10厘米以上時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連追2~3次,每次畝用尿素15公斤,結(jié)合灌溉進行除草。
4.病蟲防治。嫁接后主要病蟲害是梨小食心蟲、蚜蟲,個別干旱年份須注意防治紅蜘蛛。梨小食心蟲一般在接芽萌發(fā)期就開始蛀芽,因此解綁前后應進行第一次防治,以后視危害情況再防治幾次。蚜蟲可結(jié)合食心蟲一塊防治,選用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紅蜘蛛可用15%噠蠟靈3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