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_国产乱妇无乱码大黄aa片_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_亚洲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切花月季根癌病的防治

2010/12/15 20:08:40


月季根癌病世界各地均有發(fā)生。雖然一般對月季不會產(chǎn)生致命的傷害,但是會引起切花產(chǎn)量顯著下降及生長活力的降低。據(jù)研究,該病害使月季莖的粗度減少 63%, 產(chǎn)量減少36%, 并縮短植株壽命。近幾年在昆明、河南、南京、 北京、遼寧等地的切花月季園內(nèi)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生,且發(fā)展日趨嚴重。根癌病原細菌可長時間存活在土壤中,從植株的傷口侵入,隨月季苗的調(diào)運進行遠距離傳播,是土傳和苗傳的細菌性病害。隨著切花月季種植的規(guī);图s化,加上根癌病菌的寄主范圍廣泛,所以根癌病是避不開的頑癥,直接威脅著切花月季生產(chǎn)。到目前為止,對月季根癌病仍然缺少特效的防治措施,是公認的最難防治的土傳病害之一。

                 病原菌

  月季根癌病病原菌為根癌土壤桿菌,具有潛伏侵染和系統(tǒng)侵染特性。其發(fā)育適宜溫度 20℃~25℃,最高 34 ℃,最低 10℃,低于10℃時植株也能被傳染,但不表現(xiàn)癥狀,致死溫度為5l ℃,時間僅需10分鐘。耐酸堿度的范圍為 pH 值 5.7~9.2,以7.3 為最適合。土壤溫度在60%以上時,適宜癌瘤的形成。

                 發(fā)病癥狀

  月季根癌病主要發(fā)生在根頸處,也可發(fā)生在主根、側(cè)根以及地上部的主干和側(cè)枝上。根部被害形成癌瘤,癌瘤的形狀一般為球形或扁球形,也有互相愈合;成不規(guī)則形。瘤的大小差異很大,小如米粒,大如核桃或雞蛋,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插穗下部的剪口部位。癌瘤初生時乳白色或略帶紅色,光滑柔軟,后逐漸變成黑褐色,木質(zhì)化而堅硬,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發(fā)病初期病部膨大呈球形或球形的瘤狀物。幼瘤為白色,質(zhì)地柔軟,表面光滑。隨后瘤逐漸增大,質(zhì)地變硬,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龜裂。月季根部出現(xiàn)癌瘤時,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水分、養(yǎng)分流通受阻,長勢日衰,葉色不正,甚至脫落,不能正常生長,開花失去觀賞價值量嚴重時死亡。苗木受害后發(fā)育受阻,生長緩慢,植株矮小,嚴重時葉片黃化、早衰、脫落,無法出售。

                  檢測方法

  由于月季根癌病除土壤傳播以外,還可通過扦插和嫁接傳染,所以病原細菌的檢測需要從土壤和植株組織兩方面進行,檢測時需要使用土壤桿菌菌系的懸著型培養(yǎng)基,但非病原性的農(nóng)桿菌也有可能同時出現(xiàn),因此要利用腫瘤誘導性質(zhì)粒的一部分設計特異性引物,進行 PCR 檢測,以便排除其他菌系。這種 PCR 方法是根據(jù)病原性 Ti 質(zhì)粒的有無來判定病原菌的存在。

  月季根癌病的發(fā)病機理與一般植物病害不同,其特征是感病部位的細胞異常增殖形成腫瘤,這種正常細胞向惡性 細胞轉(zhuǎn)化是一種天然的基因工程,是由于病原菌細胞將 Ti 質(zhì)粒傳遞至植物細胞,使植物細胞無秩序地分裂。

                 傳播途徑

  主要是土壤傳染和用帶菌穗條扦插或嫁接傳染。

 土壤傳播 病原細菌可在癌瘤內(nèi)、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生活 1 年以上,若 2 年內(nèi)得不到侵染機會,細菌就會失去致病力和生存力。其土壤傳播主要靠灌溉水、雨水、采條、耕作農(nóng)具、地下害蟲等進行傳播。主要從傷口處感染,如機械傷、蟲傷、嫁接傷口等。植株根頸與土壤 接觸處最易遭受侵染,而且扦插苗的發(fā)病率遠遠高于實生苗。土壤傳播的途徑是土壤被病原菌污染→栽植植株被感染→發(fā)病→鄰接植株感染。

  帶菌枝條扦插或嫁接傳染用帶菌的穗條扦插或嫁接是月季根癌病最主要的傳染途徑。用帶菌校條扦插,發(fā)病率高達 100% 。用帶菌接穗嫁接發(fā)病率達 70%~80% 。發(fā)病植株各個器官的帶菌情況不同,癌腫部位帶菌率較高,生長點帶菌率為0,其他部位也有 10%~25% 的帶 菌率。穗條傳染的途徑是:在感病樹上采集插穗→帶菌穗條扦插 →發(fā) 病→發(fā)病月季苗根際土壤被病原菌污染 →鄰接月季苗感染。

                  防治對策

  目前對月季根癌病還沒有很好的防 治方怯,發(fā)病后沒有有效的根除辦怯,所 以預防是最主要的防治措施。

  嚴格選苗由于帶菌穗條扦插是月季根癌病主要傳播途徑,所以采集 插穗時務必確認母本月季是否健 康,防止從根癌病植株上采集插穗,杜絕其傳染源。

  土壤消毒一般的耕作土壤中月季根癌病病原菌含量較少,感染幾率很小。在確認土壤被病原菌污染后,可進行土壤消毒。熱力蒸汽消毒或藥劑處理均可,熱力蒸汽效果最佳,藥劑以氯化苦20ml/m3 - 30ml/m3 消毒效果好。

  及時銷毀病株 病原菌在寄主腫瘤組織表面存活,在組織殘體上可存活1年以上,為防止進一步的擴大傳染,應及時控除病株,集中燒毀,周圍的土壤用 50g/m2 ~ 80g/ 時的硫磺粉 1 昆勻進行消毒。

  減少傷口和保護傷口 根癌病原菌 唯一的侵入途徑就是植物的傷口,包括大的傷口及凍傷等微傷。因此保護傷口,阻止病菌的侵入是直接有效的防病措施。月季苗定植時,用抗根癌病病原菌劑蘸 根,在月季苗接觸土壤之前使菌劑附著在月季宙的表面,可以有效地保護傷口。 切花采收時,花剪用 75% 的酒精消毒,以免采收過程中造成大面積傳染。

  控制土壤濕度和酸堿度  土壤溫度酸堿度與病菌的侵入能力密切相關。土壤溫度越大,發(fā)病率越高,土壤 pH 值在6.2~8.0 的范圍內(nèi)利于病菌的侵入。在發(fā)病區(qū)應盡量控制土壤溫度和酸堿度。

  科學施肥 因月季根癌病的致病力較低,強壯的樹勢可以增強植株對病原菌的抵抗力。所以增施有機肥,并在保證氮肥的基礎上,增施磷、鉀、鈣肥,培養(yǎng)健壯的植株,能提高植株對根癌病的抵抗能力。

  生物防治  自1972 年以來,澳大利亞、美國等廣泛應用放射土壤桿菌 K84 防治桃樹根癌病,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從此為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放射土壤桿菌 K84 是一種根際細菌,它能在植株根部生長繁殖,并產(chǎn)生特殊的選擇性抗生素土壤桿菌素 84。這種抗生素是核苦酸細菌素,對月季根癌病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
此外,由于地下害蟲和線蟲危害會造成月季根部受傷,增加根癌病發(fā)病幾率。因此,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和線蟲,可以減輕發(fā)病。




广昌县| 大洼县| 抚顺县| 定边县| 余干县| 锦州市| 慈溪市| 开平市| 福清市| 澄城县| 平武县| 那坡县| 璧山县| 宝坻区| 龙里县| 和静县| 关岭| 班玛县| 信宜市| 类乌齐县| 彭水| 隆林| 建始县| 渝中区| 武冈市| 嘉鱼县| 郓城县| 静海县| 固始县| 通辽市| 江津市| 交城县| 瑞丽市| 肥城市| 白城市| 荔浦县| 油尖旺区| 泰兴市| 车致| 拜城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