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獼猴桃,大家或許感到陌生,但其別名“奇異果”就廣為人知了。獼猴桃呈橢球狀,外觀呈細毛絨狀,雖然味道甜酸,但它里面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可多著呢。欲知詳情,請看——
獼猴桃,它既有著“奇異果”的別名,在一些地方也被稱為“毛梨兒”,或者“毛葫蘆”。它的味道甜甜酸酸的,果肉顏色晶瑩,口感豐富。按理說它是具備優(yōu)秀水果的特征的,或許只是太容易得到,所以鄉(xiāng)民們也就不把它當回事。其實,它有著獨特的“過人之處”呢。
中國是獼猴桃的故鄉(xiāng)。直到20世紀初,才有人把它引種到新西蘭。經(jīng)過當?shù)厝说呐,逐漸發(fā)展起來,并且另外起了一個“洋名”,算是融入了當?shù)。到了二?zhàn)期間,它受到了在新西蘭的美國人的歡迎,從而得到了更廣泛的種植。19世紀50年代,新西蘭開始了獼猴桃的出口業(yè)務(wù)。1959年,他們用新西蘭的國鳥“Kiwi”給它命名,然后這個名字風行世界。而它本來的名字,在國際上也就少有人知了。
新西蘭人對它很重視,在種植、管理、保存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進行了優(yōu)化和改良。這使得“新西蘭獼猴桃”成了優(yōu)質(zhì)獼猴桃的代表,就像葡萄酒之于法國一樣!靶挛魈m獼猴桃”也出口中國——光是“新西蘭奇異果”這名字就代表著“高端”和“洋氣”的形象。頗似兒時背井離鄉(xiāng),多年之后榮歸故里。
咋一看,獼猴桃普普通通,但里頭卻“別有洞天”。它被稱為“維生素C之王”,更有甚者,把它稱為“水果之王”。一個中等大小的獼猴桃,它提供的維生素C就超過了一個人一天的需要。此外,它的維生素K也很豐富。就絕對含量而言,它含有的其他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含量也就不算高了。不過考慮到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含量大約在83%左右,那么各種微量營養(yǎng)成分也還要算比較可觀。跟大多數(shù)水果相比,它的表現(xiàn)也的確優(yōu)秀。不過,只考慮固體的話,它有大約一半是糖——要讓整個水果有足夠的甜度,就需要有足夠的糖。所以,獼猴桃雖然是優(yōu)秀的水果,但如果只比較“營養(yǎng)價值”的話,它也未必比很多蔬菜更有優(yōu)勢。
跟菠蘿和木瓜一樣,獼猴桃中也有蛋白酶。如果用吉利。ㄓ址Q明膠或魚膠,是其英文名 Gelatin 的譯音,編者注)粉做果凍,在其中加入了生的獼猴桃,很有可能就做不成——獼猴桃蛋白酶會把吉利丁的膠原蛋白水解開,從而使得它成不了膠狀。如果做奶昔的話,把獼猴桃放在奶昔表面還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放在奶中打散,蛋白酶與牛奶蛋白充分接觸,蛋白水解會產(chǎn)生一些苦味的多肽,味道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非要使用,可以把獼猴桃煮幾分鐘,讓蛋白酶失去活性,它們也就無法搗亂了。
不過這種蛋白酶活性也很有用。把獼猴桃汁跟筋道的肉混在一起,就可以使肉變嫩。在烤肉、烤雞或烤鴨的時候,可以把獼猴桃汁注射進去,烤出來的肉就會很鮮嫩——何況光是“獼猴桃烤肉”這個名字,就足以引起客人的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