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昨日,我看到你們有關梅展的報道,‘蠟梅’為‘蟲’字旁。我認為應用‘月’字旁,即應為‘臘’!
報紙回答:據(jù)了解,對“蠟梅”還是“臘梅”糾結的人,還有不少。
對此,西南梅花研究中心主任華珊女士說:“蠟梅”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花,不同于梅花!芭D梅”是臘月所開梅花的泛指,而“蠟梅”則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花,這種花雖然也開在臘月,但花色特別,歷史悠久,并非臘月所開的梅花。學術上,“蠟梅”是準確的用法。但記者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得知,“蠟梅”也作“臘梅”,兩個字都沒錯。
華珊女士說: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的植物,落葉叢生灌木,是中國特產(chǎn)的傳統(tǒng)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蠟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蠟梅為寒梅。它也因為在冬天開放而被稱作冬梅。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nóng)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蠟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蠟梅花開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蠟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蠟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蠟梅在我國最早記載于《左傳》,“蠟梅”因其花“薄如蟬翼、色如蜜蠟”而得名,用此字意在指該花的色澤特別。
也就是說,“蠟梅”是其正規(guī)名稱。而民間因其在臘月前后開花,稱其為“臘梅”,可事實上,雖說南方有些地區(qū)是在臘月開花,而其他地區(qū)就不一定了,因此稱“臘梅”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