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為風信子科風信子屬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彩豐富,有紅、藍、白、黃、紫等多種顏色,培植方式以分球繁殖為主,經(jīng)過長時間的雜交與繁殖栽培,風信子漸漸產(chǎn)生了一些特殊的重瓣品種。風信子原產(chǎn)于歐洲南部、荷蘭,學名得自希臘神話中受太陽神阿波羅寵眷、并被其所擲鐵餅誤傷而死的美少年雅辛托斯(Hyacinthus)。其花語為:悲傷的愛情、永遠的懷念等。是常見的水培花木品種。
生活習性:喜光,也喜涼爽、濕潤,耐旱,耐寒,不耐炎熱。
土壤:適宜在腐殖質(zhì)豐富、排水性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中生長,盆栽風信子不宜過濕或黏重的土壤。
光照:喜陽光充足或半陰環(huán)境,生長初期光照時間以每天1~2小時為宜,逐漸增加至每天7~8小時。
溫度:喜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稍干燥的環(huán)境。生根期的適宜溫度為2~6℃,芽萌動期適宜溫度為5~10℃,開花期溫度以15~18℃為宜。
濕度:盡可能地將室內(nèi)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95%左右,并且通過有規(guī)律的局部測試點進行測試。如果需要的話,可在地面上潑水以提高相對濕度。
澆水:剛種植時不要澆水過多,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生長期可適量增加澆水量,花謝后要減少澆水,夏季處于休眠期,要控制澆水,以防爛根。
施肥:種植前要施足基肥,待葉片露出土面后要施一次磷肥,花謝后將花莖剪去,然后再施一次肥。夏季風信子處于休眠期,要停止施肥。
修剪整形:
繁殖方法:分球繁殖:風信子在生長過程中會長出子球,6月葉片枯黃后將球莖取出,把母球和子球分開,風干后放置于陰涼通風處。母球來年早春即可開花,子球則需要3年才能開花。由于風信子自然分球只能分出1~2個子球,所以多采用切割鱗莖誘發(fā)子球的生長。用這種方法誘發(fā)的子球,大約培養(yǎng)3~4年才能開花。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黃腐病、白腐病、菌核病和斑點病毒,主要蟲害為根虱。黃腐病:種植前對土壤消毒,發(fā)生病害后噴灑50%多菌靈1000倍液。白腐病:注意不使鱗莖受傷,并為土壤消毒。菌核病和斑點病毒:選擇健壯、無病害的種球種植,發(fā)現(xiàn)病株后要及時拔除。根虱:可用石硫合劑洗鱗莖或用二氧化硫熏殺。
擺放:可用于花壇地栽,也可盆栽。盆栽可擺放在客廳、陽臺等地方,用于裝點居室環(huán)境。